如意6.6

Ru yi

(1982)

《如意》改编谈

1982年的《如意》是黄健中第一部独立执导的影片。原著作者刘心武亲自操刀将小说改为剧本,据黄健中讲,剧本是刘心武在杭州用了四天时间完成的。黄健中说他第一次独立拍片,就捡了块硬骨头啃,但他很有信心,因为他喜欢这部小说,也熟悉石大爷这样的老头儿。他第一次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笔记:“这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劳动者,一个懂得爱和恨,知冷知热,憨厚朴实,没有半点虚伪的普通人。在北京的每一所学校里、机关里、工厂里都不乏他的影子。他并不引人瞩目,没有轰轰烈烈的行动,没有丰功伟绩在人们眼里,他也许是一个优秀的工友,一个值得表扬的工会会员,一个以校为家的模范,一个任劳任怨的典型——然而人们竟全然忘记,他也是一个需要女人的男人,也需要一个小小的家庭,一种最普通、最琐屑的人生乐趣。”影片推出后,许多有识之士对黄健中导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有人发表文章称赞说:“《如意》是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的成功范例,不仅如此,拍出的影片比小说更深刻。”[1][1]

影片筹拍准备

谈及影片的拍摄前准备工作,黄健中聊到:“《如意》开拍前,为了获得自己对生活的感觉,我常常在早晨和黄昏去到故事发生的那些胡同、校园、湖边......徘徊、伫立。我感受着玫瑰色的朝霞投进古老的胡同所唤起生活的美,也感受着夕阳给什刹海湖畔带来的诗意;感受着喧闹声的欢快,也感受着宁静的怡悦。我有时漫步,有时长久地伫立遐思;有时是自我,有时却是剧中人。许多镜头和画面,甚至角色的情绪都是在这朝霞与夕阳之中,漫步与伫立之间产生的。影片开头的三个镜头:古老的时钟,一段八英尺的黑片,一团黑雾在夕阳中缓缓掠过水面,以及和这些画面结合在一起的天鹅的悲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现实呢?这只能说是一种感觉的现实。那是我站在湖边,夕阳将尽、夜幕将临之际,想到这是这出悲剧的开始,它使人怀念一个已经逝去的灵魂。这是一个感觉的世界,不是自然的现实,体现在画面上的是具有涵义的感知现实。即令是紧接着这三个镜头,序幕里程宇对死者的怀念一场戏里,秋叶上的水点,潮湿的树干,升腾的水雾,接水的手,悲楚的脸,地上的烟蒂......一连串的特写,仍然侧重于感觉的现实。细部的渲染在这里不是为了展开故事而必须交代的镜头,也不是单纯客观现实的景物描绘。它给现实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寻常的景象,一种通过感觉传导出来的具有感染价值的美学现实。这一点使画面产生能力,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2][2]


参考资料

  • [1] 孟菁苇.黄健中 不离经叛道就难以出新[N].中国消费者报,2005-12-09(A04).
  • [2] 黄健中.人·美学·电影——《如意》导演杂感[J].文艺研究,1983,(03):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