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8.1

Zhang Ga the Soldier Boy

(1963)

1958年,苏联摄制了电影《伊万的童年》,翻译成多种语言向各国广为发行。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决定拍摄一部儿童片,反映以人民战争来消灭侵略战争的伟大思想。把此重大任务交给当时国内实力最强的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来完成。为此周总理多次接见当时著名的导演崔嵬同志,徐光耀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同时创作出《小兵张嘎》的小说与剧本。导演组织几组人马分别带着相机到各地物色业余小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要选“小嘎子”“小英子”“胖墩儿”。他们走遍了内蒙、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中小学拍回许多照片供导演选择,扮演“小嘎子”的是呼和浩特市一中学初一学生安吉斯(蒙古族);扮演“小英子”的是选在上海中学初一的女生;扮演“胖墩儿”的是北京市学生吴克俭。1962年,电影《小兵张嘎》拍摄组在白洋淀拍摄时,因为受到一场洪水突袭,外景地进行了大转移到了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的胜芳镇,在那里又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工作,才完成了这部精典电影的拍摄任务。今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时候,常常对影片中优美的水乡风光赞不绝口。这部片子的风景源自两个地方,一是白洋淀(西淀),一是胜芳(东淀)。 北京电影制片厂剧组在胜芳的两个多月还抽出一些时间参加活动,主要是在北学堂体育场与教师、干部篮球队举行友谊赛。尤其是崔嵬导演带头上场,大家都称他为“大帅”(因为他扮演过《宋景诗》中的大帅)。张平等人有时还到小酒馆约几个人小酌,或沿河边散步,以缓解拍戏的紧张状态。胜芳各界群众也通过活动与剧组的名演员交了朋友,建立了友谊。九月底,拍摄组即将封镜,为庆祝影片顺利拍摄完成,在国庆节晚上举行了盛大庆祝会,各界人士有一千多人参加。北京电影制片厂剧组拿出精彩的文艺节目,胜芳职工业余艺术团也联袂演出助兴。全场观众情绪掀起高潮,迭起演出多次谢幕不允,只好几次加演节目,使人们很受感动。尤其是在会上崔嵬导演庄严宣布:“《小兵张嘎》这部影片回京冲印之后,一定派人带样片在胜芳首映,以答谢胜芳父老乡亲!”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