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8.5

This Life of Mine

(1950)

  1950年由中国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石挥导演、杨柳青编剧的《我这一辈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老舍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石挥作为一个伟大的导演、出色的演员,在创作上极大程度地忠实甚至可以说发展了原作,石挥的一生和老舍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共同的生活经历,相似的艺术气质,使得石挥改编起老舍的作品来有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自信与从容,加上石挥炉火纯青的出色表现,共同造就了这部中国电影史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么一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在1957自编自导完《雾海夜航》以后,因忍受不了无辜的批判,含冤自沉于黄浦江,终年42岁。当然,每每看到这部影片时,另一位不能忘却的人则是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太平湖的老舍先生,他们选择了相同的方式结束了“我这一辈子”。       石挥以一个老实善良甚至有些窝囊的老巡警的视角去听、去看、去想40多年经历的一切,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所显现的事实,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全片展示的是一个人的悲惨命运,映射的却是时代的历史沧桑。正如有人所言:“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反映社会生活的大冲撞”。个人命运和民族历史相融合,让观众在悲剧世界里品味到悲剧的人生,在诙谐中体味到生活的种种辛酸、苦痛和沉重。整部影片完全是悲剧的人生在悲剧的世界里的真实展现。从影片一开始那“北京的老百姓,真苦啊”的一声感叹;从窄窄的街道上,灰暗的天空里,苍老无力衣着褴褛的“我”孤独地站着的画面里;到电影结束,老年的“我”的“哎呦,我这一辈子哪”的天问式的慨叹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深刻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      198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中国电影回展上,法国电影史学家米特里说:“我参加了这次电影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说:“过去我只知道中国有个赵丹,现在我发现还有石挥。”石挥这位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史上的奇才,以他过人的才华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闪耀现实主义艺术光辉的不朽之作。这部作品不仅成为1950年全国最卖座的电影,也获得文化部1949至1955优秀电影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