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Feet
(2006)
【关于导演】 本片编剧、制片人兼导演乔治·米勒曾获三次奥斯卡提名,其中1995年的热门家庭片《猪宝贝》为他赢得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这部影片总共获得奥斯卡7项提名,最终摘得最佳视觉效果奖。此外,《猪宝贝》还曾被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提名,并成为金球奖最佳影片(喜剧/音乐类)。在此之前,米勒还曾凭1992年的《再生之旅》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米勒在从影之前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医学专业。在作实习医生时,他在墨尔本大学的片场里结识了影人拜伦·肯尼迪(Byron Kennedy),两人随后合作了喜剧短片《Violence in the Cinema,Part 1》,结果这部短片拿到了两项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1972年,两人成立了肯尼迪米勒制片公司。 从此之后,米勒日渐成熟,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1979年的《冲锋追魂手》,他一边作急诊室医生,一边积攒影片的拍摄经费。迄今为止,米勒制片公司出品的影片已经赢得25个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种类繁多的国际奖项也是为数众多。1982年,米勒身兼导演、编剧和执行制片拍摄了6小时的电视连续剧《The Dismissal》,该剧打破了澳大利亚的所有收视纪录。1988年和1999年,米勒先后两次成为戛纳电影节评委。米勒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电影界的一杆大旗,是悉尼电影节、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和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的赞助人。1996年,为了表彰他对澳大利亚电影做出的贡献,澳大利亚政府向他颁发了澳洲勋章。 【企鹅总动员】 让帝企鹅化身技艺非凡的踢踏舞大师,是乔治·米勒观看了大量南极野生动物纪录片的结果。米勒说:“影片中的故事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为之服务。而制作电影的诱人之处在于你可以进入自己喜欢的世界,但你在不停寻找最有意义的故事。对我来说,《冲锋追魂手》、《猪宝贝》和《欢快的大脚》没有太多区别。我总是被南极壮丽的自然景观所深深吸引,10年前,我看到了BBC和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的《冰雪童话》(Life in The Freezer),那是一部关于企鹅的纪录片,企鹅和人类很相似,他们相拥御寒,分享体温,用歌声寻找伴侣。” 片中企鹅们的“心灵之歌”确实是帝企鹅种群所独有的低声吟唱,而且每只帝企鹅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歌声,用于鉴别各自的身份。于是在这种歌声的启发下,米勒决定让歌舞成为影片的重要元素和看点。 既然是以歌舞动画作为招牌,音乐自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所以片中能听到的动听歌曲包罗万象,包括皇后合唱团的《Somebody To Love》、王子的《Kiss》、弗兰克·辛纳特拉的《My Way》等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而且每首金曲都由主要配音演员重新诠释演唱,在熟悉的经典节奏中融入了摇滚、嘻哈与当代的打击乐。而玛宝所表演的踢踏舞则出自曾获美国戏剧最高荣誉托尼奖的踢踏舞神塞翁·格洛文(Savion Glover)和澳洲知名编舞大师凯利·阿比(Kelley Abbey)的携手指导。最后,通过动作捕捉技术,由真人完成的欢快舞姿被转化成动画图像。 为了让企鹅的形象更为丰满,制作方还特别请来了“澳洲国宝”妮可·基德曼、“金刚狼”休·杰克曼、“护戒使者”伊利亚·伍德、“银幕笑弹”罗宾·威廉斯、“青春玉女”布莱特妮·墨菲和“史密斯探员”雨果·维文,其中威廉斯更是一人客串三角,充分发挥了他的语言天分。每位明星除了献声之外,大部分人还要亮一亮歌喉,其中唯一能幸免的是伊利亚·伍德。更值得一提的是,已故澳洲“鳄鱼先生”史蒂夫·欧文(Steve Irwin)曾在片中为海象凯夫配音,至此留下了大银幕中的绝响。 为了让影片画面逼真动人,米勒使用了一种名为“photo-reality”的技术。在新西兰人的帮助下,制片方组建了两支探险队赴南极取景,纪录下南极的所有风貌,然后传输进电脑,让真切的景观充分融入动画画面。在影片长达4年的拍摄过程中,有一多半的时间是用于数字处理。 ·舞蹈演员们在录制舞蹈场景时,不仅要穿上布满动作捕捉传感器的服装,还要戴上模仿企鹅头部的头饰,以让动画角色的头部运动与舞蹈动作相一致。 ·最初,王子不愿让影片选取他的歌曲《Kiss》,但看过影片的片断之后,王子不但改变初衷,还为影片创作了片尾曲。 ·在2006年11月17日影片展开公映的同时,IMAX版的《欢快的大脚》也在全球IMAX影院同步上映。IMAX DMR技术赋予了影片前所未有的壮观影像和音效,目前为止,《欢快的大脚》是华纳公司出品的第14部IMAX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