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Miss Sunshine
(2006)
[关于影片] 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这对夫妻档,本是美国流行音乐界的王牌MV导演,在商业广告领域中也颇为活跃,曾两次获得格莱美奖。《阳光小美女》是他们首次触电大银幕,这部结合了公路片特色的家庭喜剧由于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发行商,制片人马克·特托图(Marc Turtletaub)只好让其辗转各大电影节,以期被发行公司慧眼识中,好进入院线。可能是因为导演的名不见经传,再加上故事题材不够新颖,演员表上也没什么大牌,这部影片从前期制作到最后完成,一直处于被人极度忽视的状态……然而正是这种“低起点”,无形中加重了影片的冲击性,使其一举成为圣丹斯电影节上的香饽饽,各大电影公司争相购买它的放映版权,一扫当初无人问津的窘境,最终被20世纪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以一千万美元的高价纳入旗下,创造了独立电影版权叫价的历史新高不说,20世纪福克斯探照灯还许诺给特托图百分之十的电影票房收入。 其实剧本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对焦了一个看似平静的家庭,这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着古怪的生活诟病,反射的却是美国文化的现状。普通的故事到了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手里,变得充满灵性而且温情脉脉,夫妻俩首先集结了几位名气不大的表演专家,演活了影片中那几个虽然脾气温和、却非常有反叛气息的个性角色,他们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却也可以通过别样的方式,品尝生命中偶尔的香甜。导演赋予给并不丰富的剧本以人性和温情,使得影片超越了独立电影只能有很小的受众群体这一事实,看过电影的人无一不对它表示出喜爱之情:“这是一部从眼泪中品味欢笑的悲喜剧,有受各种琐事困扰的成年人,有正在步入成年阶段的青少年,也有纯真无邪的儿童,是那种让人打心眼里喜欢的温情电影。” 可以说,这正是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聪明的地方,《阳光小美女》打着“独立电影”的旗号,其实只是绕了一个小弯,最后仍然归流到主流电影的运行轨道,相信这将是以后独立电影的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式。当今电影业,家庭喜剧与公路片俨然已经成为电影精神最活跃的一支生力军,甚至可以将这两种电影形态看成是缺乏创造热情的好莱坞所开辟的另一条发展之路……只要影片仍然保留着独立电影的“清高”,不会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而拼命降低自己的水准,谁还会在乎这其中的过程呢。 [关于家庭] 你要如何和讨厌至极的人生活在一起呢?胡佛家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有着厚重的心结,同时还瞧不起家中的其他成员……这几个彼此憎恨的人,却因为血缘而被迫拴在同一个屋檐下。沉默、互不理睬,几乎已经成为胡佛家的“优良美德”。所以这个有如荒漠般的家庭里,七岁的小女儿奥莉芙就成了惟一的一块“绿洲”了,可是她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天天盯着电视里的选美大赛,并为了变成电视中的那类美女而积极准备,几乎天天都要和祖父在家进行排练——其实影片这里的安排有点不太合理,像奥莉芙这种七岁的小女孩将“选美”当成人生的一大理想,本来就有那点夸张的味道,再加上她的父母竟然由着她“胡来”,就更显得不太真实了,也许是因为这个家庭太过注重个人的挫败与不安全感了吧,好在导演适时地运用了一些忧伤的基调,所以让他们遭遇一些想象不到的障碍,也是可以理解的。 环境的转换加速了胡佛家的紧张因子,他们不得不将以前有意忽视的矛盾重新拿到台面上来,被迫面对自身的问题……其实人人都有害怕面对失败的恐惧心理,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它、改变它,就像理查德警告奥莉芙应该戒掉她最爱的冰淇淋一样,否则将没有漂亮的衣服可以包裹住她那球一样的身材。理查德可能是这个家中惟一肯给予其他人关心的人,那是他的天性;坏脾气又急躁的祖父因为毒品而使生活失控,虽然他固执、不肯听一丁点的反对意见,但他却深爱着儿子和孙女,乐于在他们身处低谷时,给一些过来人的意见。 《阳光小美女》是一部建立辛辣讽刺上的温和喜剧,好在情感的跨度上没什么明显的落差。奥莉芙对“阳光小美女”的执着是整个故事的动力之源,她时而默默地自省,时而表现出有力的怜悯之心——再硬的心肠,也被这个小女孩所融化了,正是她一个人的力量,将整部影片从黑色电影的冷硬边缘,重新拉回到温暖的气息下。 ·由于资金问题,剧本被雪藏了五年时间才得以重见天日。 ·2004年,焦点公司几经商酌,还是放弃了为影片投资,原因是剧本太过平淡。 ·由于剧本一再被人轻视,制片人马克·特托图以25万美元的超低价买下了故事的电影改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