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华挺进冀鲁边8.6

Xiao Hua Cross Shandong and Hebei War Zone

(2009)

萧华是一个有文采、有诗情的将军,其《长征组歌》影响了几代人。战争年代的诗情总是和残酷的斗争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是和忠诚、坚定分不开的。1938年秋萧华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地区打开局面、坚持对敌斗争就是我们这部片子要表现的主题。江西兴国县“大夫第”里的萧华少年早熟,因为战争、因为时事使萧华成就了几个全军之最——最年轻的少共国际师政委、最年轻的共和国上将等。毛泽东、罗荣桓等人的引领和信任使萧华年少之时便独当一面展开工作,1938年的萧华仅22岁,集冀鲁边地区党政军重任于一身,被国民党地方官员戏称为“娃娃司令”,日本鬼子把他划为“政工派”,乱世之中的民众也充满不信任。逆境中的萧华既讲团结又敢于斗争,舌战沈鸿烈、争取牟宜之、帮助高树勋、痛击日伪军和顽固派,终于打开了冀鲁边地区的抗日新局面。本片着重展现萧华的政治气魄、军事谋略、人格魅力。萧华的个性和特点决定着本片的特点。萧华喜读书、善演讲、有谋略,仅仅是字面上的描述,要树立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需要大量的独特的细节。人是多面的,人前的显摆总有卖弄和做作之嫌,人后的、常态中的萧华才是我们最终要寻找的。笃定、朴实、仁厚、气节、坚韧、有理想、有原则、有爱心——不一而足,除了时间地点的结合点,我们可以通过台词、小道具扩充人物的信息量,增加本片的厚度和人文色彩,通过阅读和创造融入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在讲究节奏和悬念的基础上追求原生态的效果,否则“将军系列”照老路走下去无异于死胡同。关于故事和矛盾。没有矛盾,故事性就会大打折扣,本片中除了人民内部矛盾、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还有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我们的原则是在恰当把握前两个矛盾的基础上突出民族矛盾,这个通过本剧的主体事件——“三打灯明寺”已经得到具体的体现。这个信息也需要通过“政治环境”的陈设和演员对历史背景、事件的读解与把握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强调故事性的基础上追求原生态。追求原生态并不是不要故事性,故事性是观众读解一部作品的基础,没有观众的原生态等于孤芳自赏,毫无意义。原生态包括景的特色、质感,道具的陈设,服装的地道与否,演员的定位以及表演的风格,点点滴滴都上去了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原生态存在和生成于所有演职员的意识当中,要好好地培植、开掘。打掉一些模式和套路,体味情节和细节是走进原生态的基础。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坚决贯彻“原生态”,我们的追求就不会落空。关于虚构和对比。故事性除了史实上的依据,还取决于一定的合理的虚构。在二度创作上一定要好好利用虚构这一艺术要素,因为故事的感人点和趣味往往来源于此。在把握人物关系的时候要有衬托和对比的概念,绿叶要绿,红花要红,绿叶绿得到位红花才能红得璀璨夺目。在选择和定位演员的时候一定要整体布局、统筹兼顾,要强调整体水平、要恰当到位。关于影像和色调。追求凝重基础上的亮丽。年代和景的色调决定着我们的影像基调上的凝重。但凝重不等于呆板,影像和色调本身就是剧情的有效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是和内容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有设计,要为突出人物个性和情绪增添光彩。凝重和亮丽是一种对比,比如城门口的几场欢迎就可以有不同的色彩上的设计,不同阶段、不同立场的人物的内景人物着装和用光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当然这种设计是在真实、大气原则基础上的。另外通过影像我们还要尽量表现出从秋到冬季节上的变化,通过镜头调度和色彩的运用追求一种内在的悬念以及不稳定感,要寻找刁钻的角度、迷离的动感。关于声音的构成。台词和动效是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录制声音的过程中,要考虑全片的整体要求,人物的语言首先要符合人物身份,在这个基础上追求个性与简捷、追求原生态和悬念,追求适合现代人欣赏的韵律和节奏,要强调画面外的空间,要强调复合信息,要强调恰当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另外要强调音乐的形式感和无感觉。形式感和无感觉并不矛盾,形式感是对个性和特色的强调,无感觉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审美需求,是指和剧情结合之后的不露痕迹。一部小戏不敢小瞧,只要大家努力小戏照样不小。望大家讲团结、重实效、抓安全,共同把《萧华挺进冀鲁边》打造成名将系列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