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 of the Children
(1987)
戛纳问答
1988年5月17日,《孩子王》在第41届戛纳电影节上正式放映。当天中午,在戛纳电影宫举行《孩子王》记者招待会,到会的各国记者近百人,他们已在前一天晚上看过影片。有记者问陈凯歌:“看得出来,你的影片里有很多象征的成分,你能不能在这里用语言讲得更明白一点?”陈凯歌回答:“民谣‘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这就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的看法。影片最后的烧山,是当地一种习惯,我借用这件事来表现我的态度,对这种教育方法,这种文化传统,应该烧掉它。电影里有一个放牛的孩子,他是唯一一个拒绝接受教育的孩子,教师永远在他面前感到迷惑,也许年轻的老师在文化限制下想寻找某种新的东西。当教师离开学校时,那些被火烧过的树桩有些像我们的孩子。”
关于在本片中的艺术追求,陈凯歌如此阐述:“希望用最简单的办法拍电影。在《孩子王》中我追求两种气氛,一是冷色调的雾,二是暖色调,在二者的变换中见出对影片整体的把握。我们有意大量透过门、窗拍摄,一进入学校马上进入框子。平静下的压力有时比血腥和暴力还大。镜头运用平稳固定,同时运用音响力量如砍树声、民歌声,来表现一种时代气氛。遗憾的是,这个拷贝上视觉效果没有完全出来。”
有记者问谢园为什么要在《孩子王》采用木偶式的表演,谢园回答说:“我认为我演的这个人物——老杆,是一个有很深重的责任感的人物,他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他面对自然在思考。一个人在想问题时,他自然不会是欢蹦乱跳的。”[1][1]
剧组人员简述
副导演强小陆:他(陈凯歌)和阿城是好朋友,他很喜欢阿城的一本小说,他说这个小说里面有一种禅意。
副摄影董振业:不都是想创新嘛,你像陈凯歌不是作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嘛,他也想创新,他不想重复嘛。
电影摄影
顾长卫如此总结他在《孩子王》中的摄影:若归纳,它不取七彩纷扬。一场戏,一个章节,只以一点为准绳渐次开来;全灰、全白、全高反差、全蓝及全红。主光线之色,舍物之固有本色。辅助光旨在使自然更自然。绝大多数情形下,要以极为柔和的极大面积的漫反光为基础,主柔,间后使大自然中的冷暖关系也在辅助光的处理中得以显现。
电影《孩子王》开头和影片行至过半时用了一组延时摄影的画面。将山顶校舍在日出日落循环往复的岁月中,静默不变的情绪表达到了极致。延时摄影是如今手机都自带的功能,然而在80年代胶片电影时代,实现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完全靠手动拍摄,这个镜头耗费了剧组一整天时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