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h Hex
(2010)
到底是生还是死? 《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的故事灵感依据的是DC漫画历史上极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最终塑造出来的却是有如史诗般宏大的惊险历程,讲述一个为了实施复仇和救赎的男人,是如何在善与恶的斗争中不断地挣扎、徘徊的……在影片中饰演了悲情的主人公约拿·哈克斯的是乔什·布洛林(Josh Brolin),他赋予这个坚忍粗犷的内战老兵和赏金猎手的是一种到处惹是生非的恶劣态度以及冷嘲热讽的幽默感——作为一个曾经去过地狱并带着恐怖的伤疤返回的人,约拿绝不属于那种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他寻求复仇的道路上,他能够放倒任何挡在自己面前的敌人或恶棍,因为他的脑子里就只存留着一个念头,那就是彻底地清除不幸被他看到的所有罪恶,布洛林形容道:“从任何角度来看,我的角色约拿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行侠,他的孤独是由内而外的,似乎始终笼罩在一种痛苦的折磨中。从他的身上,你惟一能看到的除了愤怒就是罪恶,而且他在影片中所付诸的行动都是极其个人化的,那就是他要为自己惨死的家人报仇。” 在影片中饰演了女主人公莱拉的则是素有“性感女神”之称的梅根·福克斯(Megan Fox),她是新奥尔良的一家妓院里美丽但性格很顽固的高级妓女,如今却成了一心想要帮助约拿的合作搭档……他们一起展开了一场范围不断延伸并扩大的冒险之旅,最终将他们带到了南部深处的中心地带,一起对抗以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 Malkovich)的形象出现的邪恶的大反派昆廷·特巴尔,他之前曾经担任过联邦军队的上校。 虽然昆廷已经残忍地谋杀了约拿所有的家人,不过他是不会因此就熄灭复仇的火焰的,除非看着约拿死在自己面前,否则他永远都不会收手……显然,昆廷与约拿之间也有一些私人恩怨需要解决。当约拿和莱拉不得不与昆廷所进行的疯狂的计划进行最直接的对抗的时候,为了阻止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魔头,这位神枪手只能启用所有可以带给他帮助的力量,有些甚至已经超越了正常的理解范畴,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表示:“《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讲述的是一个经典的复仇故事,然后再结合了对不确定的未来所产生的安危未定的忐忑心情——约拿能够使用来自于阴间的力量,他可以和死人交谈,这也成就了他无法阻止甚至不可能被杀死的神奇命运,即使昆廷曾经尝试过一些方式,却只能更加地证明约拿确实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英雄人物。”乔什·布洛林接着说:“不管约拿走到哪里,似乎都有着一股精神层面的超现实主义跟随在他的左右,没有人能够猜测到他的真正意图和可能采取的方式。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虚假?约拿花掉了自己生命中一半的时间,在不断地发出类似的疑问,然后再展开诉求,寻找到最终的答案。” 以“约拿·哈克斯”冠名、极受欢迎且连载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原著漫画,其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约拿完全是以一个纯粹的西部硬汉的形象被设计出来的,因为结合了超现实元素,而使得这个人物凌驾在了由故事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不同的区域之上。电影的改编剧本则是由编剧搭档马克·耐沃尔代(Mark Neveldine)和布莱恩·泰勒(Brian Taylor)共同创造的,他们从已有的素材里提取了相应的画面风格和故事节奏,然后让这位西部英雄展开了全新的生命历程和冒险之旅,耐沃尔代说:“我相信任何熟悉漫画的粉丝,都会喜欢我们赋予这个人物的影像特点,并为之欢欣鼓舞。”泰勒则认为:“我们深受这个角色的吸引……约拿拥有的是一个时刻受到痛苦地折磨的灵魂,在复仇的火焰的驱使之下,化身成了一个极度暴力的男人,但是你也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睿智的幽默感——在粗俗的外表和喜欢极尽挖苦之能事的表达方式的掩盖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隐藏在传说背后的带有缺陷且真实的普通男人。” 对于制片人安德鲁·莱泽(Andrew Lazar)来说,他早在15年前就已经产生了想要把原著漫画改编成电影的想法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从没有放弃过努力,莱泽承认道:“约拿是那种对‘正义’二字有着一番属于自己的解释的人,很多时候,他宁可救一只动物,也不愿意去救人类,尤其在他的思维体系里,人类的道德社会早就已经被腐蚀的一塌糊涂了,所以如果有需要,他从不惧怕杀死某个人。约拿虽然被子弹击中过许多次,可是却没有死,是一个横跨了阴阳两界的谜一般高深莫测的人物,再加上脸上很有标志意义的可怕的伤疤,使得他成为了西部世界里最具有神话色彩的形象之一。” 冤冤相报何时了 为《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担任了导演工作的是来自于动画领域的电影人吉米·海沃德(Jimmy Hayward),这部影片同时也代表着他的第一部真人作品,海沃德说:“我们的故事是围绕着一个倍受折磨且受到了极大的损伤的男人展开的,他拥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不仅可以面对任何人,就连子弹的威胁也无法吓倒他——你可以把他称之为英雄,但大多时候他更像是一个恶棍。不管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在他背后窃窃私语,就像昆廷说的那样,‘约拿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但是当你将他身上的面具和伪装层层剥去之后,你就会意识到,他是为自己在南北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还债呢,并希望以此取得灵魂的救赎,然后让自己彻底地脱离其中,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命变得愈加地廉价起来,好人就像是畜牲一样被随意杀害,所以他要寻求属于他的复仇。” 很快,吉米·海沃德就明白了一个事实,在影片中扮演了约拿的乔什·布洛林,已然变成了他实现视觉想象力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海沃德说:“布洛林在整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混帐气质,尤其是他脸上的伤疤,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他一生都在背负着它一样……而我惟一能做的,似乎就只有深深地看进他的双眼,因为我在里面找到了约拿的影子乃至一切。”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则补充道:“布洛林无疑是一位世界级别的优秀演员,而且他对整个故事做出了伟大的定位,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情感和冲击力,他对此的操纵和把握都是完美无缺的。在这部影片中,他将自己由内而外地变成了约拿,直接深入到这个角色真实且深刻的情感氛围当中。” 约拿脸上让人心惊胆战的骇人伤疤,促成了他和莱拉之间很难被定义的特殊关系——同时,这位美丽但心里同样布满伤痕的女人,也成为他与人类世界所保留下来的最后的联系,更是他惟一的弱点。梅根·福克斯凭直觉了解到,她在影片中的角色所经历的一切,在很多方面都与约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福克斯说:“约拿因为曾有过的过去而感到异常地疲惫不堪,他害怕关心某个人,继而使自己再次变得脆弱起来……然后,莱拉走进了他的世界并爱上了他,我想这样的挣扎同样存在于他们两个人的身上,她一直尝试着让他再次敞开心扉,接受她,并包容她的全部。” 与约拿不太一样的是,莱拉也背负着伤疤,只是被隐藏在了内心深处而已,阿齐瓦·高斯曼表示:“梅根·福克斯完成的是一份令人惊奇的表演工作,她赋予这个角色一种双重的质感,坚强中透露着感性,还有一些源于肉欲的诱惑……福克斯完美地把握住了莱拉有着强烈的反差的两面性,既有天真、童趣的一面,也有世故老辣的反击。与此同时,她还制造出了强烈的动态效果,促成了莱拉与约拿共同分享的可触知且异常真实的情感诉求——她渴望着成为这个看起来穷凶极恶的神枪手的搭档,就算是一起去犯罪也无所谓。” 但是约拿却抗拒与任何人建立亲密的联系,包括莱拉在内,乔什·布洛林表示:“他是一个坚毅的赏金猎手,而且深信任何与他亲近的人,最终都只能走向死亡的命运。在我看来,这样的认知和前提很容易就建立一个极具趣味性的平衡关系,我们可以借此讲述一个反传统的爱情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让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可最终,他们还是没办法走到一起,因为他们都有未竟的事业等待着去完成。” 对于约拿来说,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昆廷,他们都对彼此有着未泯的仇恨——约拿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战友,他同时也是昆廷的儿子;作为报复,昆廷则残害了约拿所有的家人,吉米·海沃德解释道:“在南北战争期间,昆廷的心被狠狠地抽离了,他与约拿拥有着一段相同的历史,他们都为对方的生活带去了最残忍的悲剧……当约拿知道昆廷仍然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没有人能够阻止他找到这个夺走自己家人的魔头。” 在影片中饰演了昆廷的约翰·马尔科维奇则认为,自己的角色实施的所谓的“复仇”,已经发展成一个覆盖范围极广的庞大的攻击体系了,马尔科维奇说:“昆廷始终牢牢地抓住了约拿应该为儿子的死负责的这一把柄,却绝口不提自己的罪行与其比较起来,根本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昆廷的问题已经上升到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的高度了,在度过了相对可怕的几年时间之后,他的委屈与悲伤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漫画的故事 约拿·哈克斯这个形象第一次出现,是在1971年出版的DC漫画的11月-12月的杂志上。他当时仅仅出现在All-Star Western的第十集的全页预告中。在同一本杂志中,约拿·哈克斯还出现在了《蝙蝠侠》第237集中的一个半页预告中。在这个预告里,约拿·哈克斯有两句简单的台词,这也预示着,在将来的DC漫画中,约拿·哈克斯将作为一个新的人物出现。不出所料,在All-Star Western的第十集中,约拿·哈克斯出现了,并且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配角,渐渐成为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故事角色。 1977年,约拿·哈克斯发展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漫画序列:《约拿·哈克斯》。这个漫画一共出版了92期,当时执笔的漫画家是迈克尔·弗莱彻。《约拿·哈克斯》在美国并不成功,商业上和评论上都很平庸。不过它却在海外得到了好评,英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日本人都很喜欢这个漫画。当漫画的本篇连载完之后,DC漫画在1993年、1995年和1999年分别又推出了《约拿·哈克斯》的独立的番外系列。在这些故事中,《约拿·哈克斯》的故事更具有可读性,除了在故事中加入恐怖元素,作者更是加入了很多风格化很强东西--比如色情、更直接的暴力等等。2005年,漫画家贾斯汀·格雷和吉米·帕尔米奥蒂又重新拿起了画笔,开始了新一轮的《约拿·哈克斯》的创作。为了迎接影片的上映,他们特意按照电影的故事新写了一本关于约拿·哈克斯成长故事的配图小说:《没有回头路》(No Way Back)。 对于把漫画改编成影片,众漫画家都表示出了欢迎,曾经独立创作过《约拿·哈克斯》的托尼·德祖尼加说:“拍摄影片,出版独立的《没有回头路》,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约拿·哈克斯的名气越大,我们就越是开心。我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继续下去,毕竟我们的漫画中像约拿·哈克斯这样的反英雄人物还是太少了。”影片的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说:“这部漫画改编的电影会成为一个标志,因为约拿·哈克斯身上所具有的反传统、反英雄、独立、桀骜不驯以及独来独往的性格是其他的漫画英雄所不举具备的。也就是说,他的身上具有卓绝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质。出于这种考虑,我并不想把影片拍摄成一部普通的大片,我倒是希望《约拿·哈克斯》有自己的个性。影片中的巫毒术士,没有想跃跃欲试地召集大部队来帮助南方,他更是一个恐怖分子,约拿·哈克斯则像是一个反恐高手。两个人就在这种角力中过招。” 拍摄的故事 当漫画人物在大银幕上呼风唤雨,搅得票房数字天翻地覆的今天,脸上有刀疤、生活低调、过往复杂的约拿·哈克斯似乎倍受冷落。的确,在漫画英雄屡屡登场亮相的时代,拍摄一部“反英雄”色彩浓重的影片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精明的好莱坞制片人又怎么可能舍得放弃这么一个“出道”30多年的老家伙呢? 其实,早在2000年,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就有了要把约拿·哈克斯搬上电视屏幕的计划。当时的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准备将其制作成一个1小时长的短片。当时已经准备好了剧本和演员,但是拍摄计划却临时取消。2007年7月,华纳公司拿下了《约拿·哈克斯》的电影拍摄版权,随后华纳公司便开始着手影片的拍摄工作。首先,他们找来了当年的阿齐瓦·高斯曼做制片,并找到了曾经联合编写并导演了《怒火攻心》系列和《天地逃生》的马克·耐沃尔代和布莱恩·泰勒做影片的编剧。在剧本里,他们加入了大量的超自然元素,并希望能把影片打造成一部超现实风格的影片。泰勒说:“我们看了漫画,发现早年的那些漫画并不太适合拍摄成电影。最主要的是缺少现在观众喜欢的元素。从《加勒比海盗》和《木乃伊》系列的成功上,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电影要加入一些超自然的戏份才能吸引人。所以我们在影片中加入了地狱的复仇大军,生死轮回和巫术等等。其实在1993年的漫画中已经有了僵尸,但是把它们作为故事的主线,并且深刻影响主角的成长和行为,这还是第一次。” 2008年的11月,华纳公司决定要马克·耐沃尔代和布莱恩·泰勒指导这部电影,与此同时他们还签下了乔什·布洛林作为影片的主演。本来,事情都很顺利,如果按照这样的阵容拍摄下去,这部影片就会成为一部cult味十足的影片。但是阿齐瓦·高斯曼却想为影片换一种风格。于是马克·耐沃尔代和布莱恩·泰勒被从导演的位子上换了下来,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导演遴选工作。拍摄过《巫山历险记》的安迪·菲克曼和《终结者4》的导演McG都曾经是高斯曼的考虑对象,但是他们都未能指导本片。2009年1月,吉米·海沃德成为了影片的导演,海沃德说:“我非常荣幸能拍摄这部漫画改编的电影,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超级漫画迷,能够指导这么一部电影,真的让我受宠若惊。约拿·哈克斯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影片的故事很平常,但是也很西部:心里藏有仇恨的男人还有他的复仇故事--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情节更西部片呢?也只有西部片,才是这个故事的最好的载体。我对我自己说,一定要把这个电影拍成传统的西部片,约拿·哈克斯就是那个反英雄的西部片英雄。”·托马斯·简曾经对扮演约拿·哈克斯表示出浓重的兴趣。他甚至还拍摄了一组穿着约拿·哈克斯服装、化完“伤疤妆”的照片。不过,他最终没有得到这个角色。 ·在剧组参加2009年圣地亚哥国际动漫集会前的48个小时,梅根·福克斯的最后一组镜头才拍摄完毕。 ·埃米尔·赫斯基和马修·麦康纳都曾经是片中角色的候选人。 ·2000年,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曾经希望把约拿·哈克斯搬上电视,但是未能成行。随后,华纳兄弟公司在2007年拿到了影片的拍摄版权。 ·本片是吉米·海沃德拍摄的第二部电影,也是他第一次独立执导真人电影。他的处女作是动画片《霍顿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