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 You Too
(2010)
美梦成真的喜悦
对于身兼表演和编剧的重要工作的彼得·海利尔(Peter Helliar)来着,看着《我也爱你》从无到有,最终发展成一部完整的电影长片,这样的经历就好比是一个美梦成真的过程,如此地美好且充满着魔力,同时还为影片担任了制片人的海利尔表示:“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我所能想象得到的最为令人兴奋的电影体验……最初的时候,我之所以决定走上单人喜剧的表演舞台,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为电视剧写本子的机会,然后再以此作为出发点,进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我最终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电影编剧。而现在,我最真诚的企盼正在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我找到的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经营的事业,那种感觉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在澳大利亚,彼得·海利尔因为在电视领域里出演了一些拥有着鲜明的姿态的角色而被人们所熟知,为了构思《我也爱你》中所讲述的故事和具体的内容细节,他花掉的是整整7年的不懈努力,海利尔回忆道:“我至今还记得自己是如何获得的创作灵感,我当时正要去看电影,走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天,我好像没锁车门。’于是很快又折返回去,不断地设想如果真的有人进到车子里,可能会给我造成的损失。我想来想去,一下子意识到,我留在车子里的最为私人的特别物品,其实是一封情书……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到,我的编剧处女作竟然开始于这样一个人人都有可能会遇到的生活小意外。”
有了初步的设想和概念之后,彼得·海利尔开始和制片人劳拉·沃特斯(Laura Waters)不断地深入讨论这个话题素材,自从他们在1999年的电视剧《漫游记》(Rove)有过合作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海利尔说:“我的大儿子莱姆喜欢坐在婴儿车里被人推着在外面溜达,所以我经常会走到沃特斯家所在的街区……我记得那还是2002年末的时候,沃特斯知道我的脑子里装了至少6个电影点子,所以她对我说,现在必须从中选出来一个了——毫无疑问,在做出决定之后,我走过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创作历程,但这中间也蕴含着太多无法否认的快乐,而且沃特斯真的是非常地有耐心,因为有很多次我都发现自己似乎没办法再继续坚持下去,她一直在我的身边为我加油、打气,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同心协力地要把最初的那个心愿变成现实。”
不过,当劳拉·沃特斯劝说彼得·海利尔把想法付诸行动,真正落实下来写成电影剧本的时候,她想知道的却是,海利尔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当中抽空完成这一切的,沃特斯解释道:“通过几年时间的接触,我们看到海利尔致力于早间电台节目、电视剧、舞台表演甚至还有电玩游戏,我总是忍不住想,‘好吧,他上哪儿去抠时间写剧本呢?’我们经常在一家咖啡厅碰头,讨论故事,最终他总结出了一个梗概大纲,当我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的时候,我看到了海利尔完成之后的剧本……我实在想象不出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只能说他对此怀有的是无与伦比的激情。”海利尔接着说:“那段时间我确实度过了一段相对比较折磨人的忙碌日子,我一般在早上4:15起床,5点来到办公室,6点钟开始我的电台节目,然后在9点完成之后,还要开一些乱七八糟的会议,一直到11点。在那之后,就轮到电视剧时间了,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会面,以敲定一些故事的内容和框架——如果我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我就会直接赶回家中,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小睡一下,起来之后安心地写几个小时的剧本。至于到了傍晚时分,就是我与妻子以及3个儿子共度的家庭时光了,这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去打扰的温馨时刻。”
爱要说出口
当剧本的初稿完成之后,包括劳拉·沃特斯和耶尔·伯格曼(Yael Bergman)在内的制片人、还有导演戴娜·里德(Daina Reid),在他们的帮助下,整个故事不仅在不断地被完善着,还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沃特斯说:“有很多次,当我们决定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就会有人蹦出来说,‘让我们把它修整得更完美一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帮助我们维持住百分百的热情,反复地琢磨,不断地给剧本的手稿增添最大范围的戏剧效果。要知道这真的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但是每当我们看到整个故事以一种更加优秀的方式呈现出来时,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我们还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抑制的乐趣。”里德则补充道:“《我也爱你》所讲述的这个爱情喜剧之所以如此地吸引我,不仅仅是因为里面蕴含的极具爆发力的幽默感,同时还具备了很多真挚的令人感动的时刻,这里每一个角色正在经历的一切都引发了巨大的情感共鸣,而且我最喜欢通过男人的独特视角来审视爱情的体验,因为他们自身所散发出来的是一种令人惊奇且真实可信的脆弱与不确定,如果换作是女性的话,就一段爱情而言,她们的意志力要更加地强大,也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男人只能被动地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彼得·海利尔则在拼尽一切努力,希望可以保留住那些他认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场景,海利尔说:“我觉得自己突然走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境况当中,尤其是当有人向你创作的东西发出挑战和质疑的时候,你自然会为此生出一股厌烦的情绪,但只能维持一小会儿,因为你不得不证明对方到底说的有没有道理,而且到了最后,你往往会发现它们竟然都是一些伟大的建议——你不得不仔细地思考,继而相信这一切。我想说的是,有争论和反对的意见,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而你不断地找理由去反驳这些否定的声音,肯定可以制造出一种良性的循环。有的时候,在不断地会面和交谈的过程中,会使得故事的脉络更加地清晰,不仅仅是对其他人而言,也包括我自己。”
在劳拉·沃特斯看来,《我也爱你》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一个让她欣喜并为之神迷的中心概念,沃特斯形容道:“彼得·海利尔所创造的剧本传达出一个基本的信息,虽然故事几经修改,我们却将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那就是要明确地说出你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感情,如果你真的可以成为一个如此坦率的人的话,就能够理解相爱究竟能够制造出多么巨大的能量。”耶尔·伯格曼则认为:“我们都能看到整个故事充斥着大量的温暖和真实的情感,里面所关注的都是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人物经历,却能深深地打动很多人的心……一个渴望成熟的男人,虽然想去爱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同时他也意识到,原来你所爱的那个人,并不会真的变成你所希望的模样。海利尔以一种极具魅力和趣味性的方式,捕捉到了这些人人都可能碰上的遭遇,给人的感觉非常地不可思议。”
随后,几位电影人也一起迈进了下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他们开始为《我也爱你》物色合适的演员人选,戴娜·里德说:“我相信选角的过程,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永远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一个故事里包含了太多不同的人物,你必须想办法将所有的性格特征以一种互相作用的方式镶嵌一起,才能构架出一个故事可能会具备的质地,就好像是在编织一块拥有着华丽图案的地毯一样,所以你必须得确定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真正的效应,而且都是在为影片的内容进行服务。”
如此说来,整个过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的,就是对影片中的主角吉姆的扮演者的选择了,戴娜·里德表示:“总的来说,《我也爱你》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故事,但吉姆却是一个极度复杂的角色,我专门为试镜挑选了一些特别的表演场景,每一个角度都能引发他身上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多个层面的人物……吉姆就好比是一个长不大的男孩,他需要的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混合了男子气概和天真烂漫的矛盾感觉的演员人选——最终,布伦丹·考威尔(Brendan Cowell)走进了我的视线,我们都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吉姆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