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lipse
(2010)
一个浪漫的鬼故事
对于来自于爱尔兰、曾获得过托尼奖提名的电影人康诺·麦克菲森(Conor McPherson)来说,这部由他自编自导的《月蚀》,最初的创作灵感是从他与剧作家比利·罗彻(Billy Roche)之间的友情中萌芽出来的,麦克菲森表示:“我还记得,当时是罗彻将他的短篇故事集《来自于雨水池的传说》(Tales from Rainwater Pond)拿给我看……要知道我一直都是他的戏剧作品和小说的忠实拥护者,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我对其中一个名叫《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的故事特别地感兴趣,里面的背景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文学艺术节,有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男老师,他是艺术节的志愿者,他已经结婚了,而且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可是他仍然发现自己对一位来参加艺术节的女诗人越来越着迷——我被这个故事所营造出来的美好的爱情世界给深深地迷住了,就询问罗彻我是否可以把它写成一个电影剧本?他同意了。不过,原来的短篇故事中并没有任何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是我的妻子提醒了我,她对我说,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是不会觉得丈夫有‘外遇’是多么美好或浪漫的事的,我应该为这位人物制造一个更加合理的假设,比如说他的妻子去世了——我意识到,如果他成了一个鳏夫的话,那么他的‘鬼迷心窍’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同情票。”
当人们说起鬼故事时,大多会产生一些恐怖至极的联想,可是如果为其添加一层爱情的外衣,势必也会制造出更多、更真实的浪漫气息,康诺·麦克菲森说:“我一直都对与鬼魂有关的灵异故事特别地感兴趣,总是想找机会写点什么,我决定就以这个短篇故事作为出发点,发展出一个很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剧本……事实上,发生在男主人公迈克尔·法尔身上的一切,真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肯定能够以一种由内而外的惊悚方式,将观众引领至他过于混乱的情感的最深处——我认为,当迈克尔决定走进生命中更加广阔的空间时,每一个人都会对他所经历的奇幻旅程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而这同时也是影片结局的时候将会依据的发展方向。”
正是因为妻子的提醒,康诺·麦克菲森才会改变最初的电影构想,为《月蚀》结合进了一些神秘的灵异色彩,而他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妻子也为他提供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想法,麦克菲森承认道:“通常情况下,对于我写好的一些内容,她都是第一位读者。有的时候,你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监督’你,当然,你总是期待这个人会告诉你,‘你写的实在是太好了,你简直是天才。’但事实却是,如果你拜托某个人看看你写的东西时,他们通常都会给你一些批评或建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必须得放开心怀,以一种谦虚的态度仔细思考自己所得到的评价……我的妻子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对于原作者比利·罗彻来说,他似乎也特别乐于看到好朋友康诺·麦克菲森为自己原创的短篇故事加进一些很有怪诞气氛的惊悚元素,麦克菲森说:“作为多年的好朋友,我和罗彻好像特别能够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他觉得我能选中他的短篇故事,然后把它发展成一个电影剧本,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而且他很高兴看到我做出的改变,毕竟如果将这样一个内容原封不动地搬上大银幕,实在是显得过于晦涩且阴暗了……他不断地鼓励我,希望我能在做出改变的同时,发展出一个更具有原创味道的完整的作品——看完拍好的影片,他对我说他非常喜欢里面的内容。”
在影片中饰演了迈克尔的是来自于英国北爱尔兰的塞伦·希德(Ciarán Hinds),由于他根本就没有看过原版短篇故事,所以对于剧本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历了如此大的变动,也是全然不知的,希德说:“不过我知道《月蚀》的灵感来自于比利·罗彻写的一个短篇故事,康诺·麦克菲森对我说过……而且我一直都非常喜欢罗彻的戏剧作品。当我拿到完成的剧本时,麦克菲森已经对里面的内容做出了一些改变,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妻子的提议。我们都知道,应该让故事的中心人物拥有一个更容易获取别人同情的身份背景,也许我们应该让他变成一个经历了丧妻之痛的男人,这样他如果迷恋上了另外一个女人的话,就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了。”
从救赎中寻找真正意义的解脱
在影片中,正是因为迈克尔的妻子去世了,才使得康诺·麦克菲森寻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将一些与灵异现象有关的元素融入其中,塞伦·希德承认道:“事实上,直到《月蚀》的拍摄工作接近尾声,我才真正看到比利·罗彻所创作的那个短篇故事,我对迈克尔这个角色产生的极端变化感到非常地吃惊,根本就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了,不过其他的框架和结构倒是大同小异的,比如说地点、还有迈克尔和艾本·叶尤(Iben Hjejle)所扮演的女作家的关系,看起来倒更像是那种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会感兴趣的电影题材……这里有一点倒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原著中的迈克尔完全不值得同情。麦克菲森的作品总是有点神神叨叨的,他非常善于把握超现实主义元素,他想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并且努力地以一种方式调换因此而产生的感觉。对于罗彻来说,他了解麦克菲森,所以他肯定很高兴看到自己的短篇故事最终发展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情感水平面上。”
不过,当塞伦·希德第一次读到剧本时,真正吸引他的既不是诡异的气氛也不是浪漫的爱情,而是里面所设置出来的一种家庭环境,希德说:“在共同经历了亲人离世所带来的悲痛的过程中,迈克尔只是一个努力维持家庭的完整的男人而已。事实上,我觉得康诺·麦克菲森应该不会在影片中使用过多的恐怖手段,因为他经常和我谈到的,都是迈克尔心理方面的一些变化和状况……我想克菲森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电影迷,他仔细观察过数量繁多的类型片,所以他心中对于《月蚀》以及里面的人物有属于他个人的构想,而且已经到了一种相当完善的地步,尤其是在让迈克尔如何获取最大程度的同情心方面,使用的手段非常地独特。在面对失去妻子的痛苦时,迈克尔内心的想法到底会极端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都需要麦克菲森进行更深层的挖掘和发现。但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中心内容蕴含的是非常真实的情感,全部都是因为亲人的突然离世而对整个家庭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创伤,而我所饰演的这个可怜的男人正在尝试着想要弄懂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到了最后,这场过于压抑的生命之旅终于见到了一点点曙光,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女人,不过我不确定他们到底有没有堕入爱河,但他们真的以一种古怪的方式联系到了一起,她为他的生命带来了阳光。我喜欢这部影片与拯救、偿还有关的部分,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得以重见光明。”
妻子去世之后,迈克尔除了需要平复自己的痛苦之外,还得照顾两个失去妈妈的孩子,不过,塞伦·希德却认为:“不管他有没有小孩,观众之所以会对他产生同情,完全是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出发的。做个最简单的假设,如果他没有小孩的话,可能会改变这个人物的一些特质,但他所经历的一切还是会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因为这个故事真正的意图,并不是要处理父亲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迈克尔努力地和一位女作家取得联系,因为他觉得她的作品和自己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他愿意走出之前封闭的世界,好好整理一下自己正在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当迈克尔以艺术节志愿者的身份见到这位女作家之后,没用多长时间,就发现自己被对方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尤其是当他看到这位很有文采的鬼故事作家莉娜·莫若勒竟然是这么美丽的一个女人时——可是,她真的和他想的一样吗?我想说的是,你不用非得喜欢上迈克尔这个角色,你需要做的是好好地观察他,包括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其实都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已。”
迈克尔自始至终都在各类情感的漩涡中不断地挣扎,就好像他一直在掩埋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一样,也许那些纠缠他的幽灵就是所有的痛苦与罪行的象征,同时也暗示着迈克尔在妻子死后,是如何害怕回到真正的生活中的,康诺·麦克菲森解释道:“当我们在影片中第一次看到迈克尔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被禁锢了起来,几乎没办法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想法——也许他遇到的灵异事件所代表的就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一切,像溃烂的脓疮一样,久久不肯愈合。每当他想继续自己的生活时,这些鬼魂就会出现,扮演着某种令人惧怕的征兆,也许他们根本就来自于他的内心……当他想看到某个鬼魂的时候,他的妻子总是最后一个出现,所以有的时候,确实很难判断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