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ption
(2010)
现场拍摄——奇观的实现
在《盗梦空间》中有许多奇幻的场景,如城市折叠、火车闯入道路、走廊翻转等等。其中许多场景的实现都是通过实景搭建完成的。但是如何在现场使这样反常规的设备运作起来,需要前期的设计和各个部门的互相配合。
在关于一场戏的后期采访中,诺兰希望走廊的布景不用经过改景而能够自由旋转。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找到一家设计环刷回转系统的公司,让他们为宾馆门厅场景提供电力。根据我们的电力需求,他们制作了一个旋转木马似的系统,这个系统能让电力从地面电源供给到布景中的设备。我们的调光硅箱实际上在布景之中,这是一个能提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为了让电阻均匀分布,我们得平衡整个装置中调光器和电缆的数量。”由于要进行升格拍摄,灯具的用量很大,所以灯具在设计时就被加固了,以防演员摔倒在灯具上。场景中的灯具由美术部门设计,每盏灯内都有6个150瓦的泛光灯。在场景中还有一些壁灯和底灯,包括在牛奶杯这样的道具后面我们也会藏一些 1000 瓦的角灯。我们拍摄时,光圈总是开在T28 又12 档。[1][1]
影视配乐——电子音乐的氛围助推
美国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Hans Zimmer)对于电子音乐技巧在影视配乐中的普及和应用非常重视。电子音色逐层叠加,结合交响乐队的演绎,让观众完全融入到了电影情节之中。[2][2]《盗梦空间》原声配乐作品《Time》中的电子音色主要是通过电脑音频处理软件以及合成器、采样器,将原有的原声乐器或者人声经过均衡器、滤波器、包络发生器等多种电子音乐声音处理技术,对其进行二次改造产生的全新的音色。
《盗梦空间》这部电影本身就极具科幻色彩,所以仅仅用传统交响乐队很难以串联全片,电子化音色的加入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影片中主要的情节是4层梦境之间的游离,有了电子音乐的加入,让整部电影的配乐更加缥缈,更富有神秘色彩,在效果上极大地拓宽了这部电影配乐的空间感,直观的听觉感受为传统交响乐队仿佛代表了现实,而电子音色则代表虚无的梦境,二者相互融合,完美地从声音的维度为影片做了除画面和台词以外的另一种语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