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帽子7.6

(1986)

【导演阐述:寻找阿满】

阿满们有不同的姓,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却有一个共同的内核,就是真诚和善良。或许我们把它称为共性,也可以说是共同的性格。他们都是憨厚朴实,待人以诚。说真话办实事,爱打抱不平,希望别人都能好好生活,不幸灾乐祸,常常帮助别人。有时也好心办错事,有点小私心,但决不损人利己。他盼着大家都生活在自由、舒畅、欢乐、亲切的天地里,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对所爱的人爱得深切,对所厌的人厌而远之,决不报复,不和任何人结仇积怨。阿满好激动,爱发脾气,但过去就再也记不住了,他善于原谅别人,常常克己,勤勤恳恳地工作劳动,不叫苦,不取巧,但又总要吃点亏,他是一个可爱的而又有缺点的好人。
有人说我就是阿满,不,我和阿满有相似之处,但有距离。
为了寻找阿满。我不想吃人家剩下来的面包渣儿,不想沿着查利•卓别林塑造的夏尔洛的路子走下去,也不想学日本的山田洋次的寅次郎,只想塑造众多的阿满,而且是不断找到的阿满。
寻找阿满就是寻找善良。在《多情的帽子》中,钟可坚为了卖帽子骗人家供销社的王主任,阿满激怒了,他抓住钟可坚大叫:“老钟啊!我们成了骗子啊!”阿满认为不能真诚待人是不可容忍的,这不正是善的基因吗?当钟可坚的妻子——举重运动员夏亦兰追究是谁出点子作生意的时候,钟可坚找到阿满,苦苦要求阿满承认自己鼓动了钟可坚,(事实恰好相反)而阿满为了他们夫妇和睦,立即点头应承,这也正是善的基因。
有的朋友说阿满喜剧是当代的民间喜剧,也有的朋友说是生活喜剧,这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我想,它还是通俗喜剧。契诃夫的《蠢货》就是典型的通俗喜剧,我欣赏它那高深的幽默和质朴的民俗。当然,它是写给俄罗斯民族去欣赏的。阿满喜剧是给今天的中国人看的,如果我寻找到我心中的阿满,老百姓一定会喜欢。[1][1]

【上映发行】

在中影公司国内发行部的拷贝统计表上,张刚的12部阿满影片的拷贝数平均每部在100个以上,而供广大农村发行的16毫米拷贝,要超出一般影片的2倍甚至3倍、4倍。 多部影片达到 1千个以上。 如 《多情的帽子》 毫米拷贝达到1234个, 要知道同是喜剧片并广受专家好评的《小巷名流》 毫米拷贝仅196个。的确, 张刚属于观众,特别属于胼手胝足在烈日下耕耘的农民大众,属于每天挤着公共汽车上班下班的工人大众。 他的拍片宗旨和拍片效果证明, 他的头脑中自始至终中,有着强烈的观众愈识。[2][2]

参考资料

  • [1] 张刚.寻找阿满[J].当代电影,1988,(05):18-24.
  • [2] 章柏青.略论张刚的观众意识[J].电影评介,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