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ern Sword
(1982)
拍摄现场
1982年四月,《东方剑》摄制组来到海滨城市大连,此时,在江南已是暮春季节了,而这里却还是一派明媚春光。一天,人们正在海滨公园悠闲地散着步,突然,一辆黑色轿车象只疯狗式地闯进这座宁静的“花园”,在市区最繁华的街道上横冲直撞。后面还有一辆公安吉普紧迫不舍。小轿车来到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的红灯连连闪亮,发出警告。然而不起作用,小轿车仍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而且,冲到交叉路口,还猛地来了一个急转弯,使迎面驶来的一辆大货车被惊得紧急刹车。大车上的司机气愤地跳下车来,正待要怒声斥骂,而那小车早已溜得无影无踪了。面对这一切,稳坐在交通指挥亭中的交通民警却无动于衷。过往行人看到这种最象,都不禁面面相觑,莫名其妙。一个明眼人忽然指着路口西北角上一座五层高楼的阳台叫喊起来:“看!摄影机!”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剧组正在“偷拍”,这个惊险镜头就在电影中“追逐特务发报车”一幕中。
在外景地,导演王进、胡炳榴除了善于“偷拍”,还特别会“就地取材”——把围观群众组织起来做群众演员。一天,剧组来到智仁街拍摄,围观的群众就把这条原本很很僻静的小巷围得水泄不通,提篮子买菜的大娘、抱孩子的大嫂、玩皮球的孩子……这难道不就是最理想的群众演员吗?正当导演把大家组织好,准备开拍时,突然听见巷口一位赶着送邮件的女邮递员和执勤的民警发生争执。当姑娘撅着小嘴,推着邮车进巷时,她不知道此时的尊容已经拍在胶片上了。[1][1]
改编
影片的编剧傅荻是部队军旅作家出身,在八十年代写过不少以国民党特务为题材的谍战小说,1981年,傅荻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东方剑》,被珠影厂选中拍成同名电影。电影最初原始剧本安插的结局是东方剑冒险炸毁了特务的海上情报站,却因此葬身火海,而妻子舒静此时才发现东方剑出门前,悄悄留给她的信件,完全是以悲剧结尾。但是电影的公映版本中经过修改后,删去了东方剑牺牲的段落,并补拍了一段东方剑完成任务顺利归来,肖局长与舒静一起来码头迎接的画面,英雄的故事得到了完美落幕。[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