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t Bully
(2006)
关于电影 自《玩具总动员》开电脑动画之先河,凭CGI(Computer Generated Images)技术而迅速窜红的3-D动画片在这几年里将传统动画挤兑得几无还手之力,迪斯尼凭《玩具总动员》系列和《怪物公司》,梦工厂凭《小蚁雄兵》和《怪物史莱克》而确立了两大动画巨头在电脑动画方面的先锋地位,赚的盆满钵满。如此利润丰厚的一块蛋糕岂容这两大巨头独自瓜分,其他觊觎者也跃跃欲试:福克斯和蓝天工作室推出了《冰河世纪》;索尼和其索尼图像工作室制作了《最终幻想》。在此情况下,华纳兄弟影业公司自然不会放弃这顿美味大餐,硬要从中插上一指,2005年11月即放出《别惹蚂蚁》的宣传片,并希望借此片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继《虫虫危机》、《小蚁雄兵》后,又一枚以蚂蚁为主人公的CG动画炸弹——《别惹蚂蚁》飞到。影片根据童话作家约翰·尼科尔(John Nickle)创作的同名儿童小说改编,避开英雄救美或抗击强权的俗套,加入男孩与蚁类并肩奋战的噱头,大打亲情教育牌。尽管CG类影片等同印钞机,但缺乏新鲜感的致命伤仍是无法抹杀的致命伤。虽然《别惹蚂蚁》不是这个夏天最引人入胜的影片,但其画面还算漂亮,并且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幽默穿插其中,使之成为一部似乎有趣的动画片。但无论怎样,不要对影片抱有太高的期望,因为在其中肯定看不到新颖别致、大呼过瘾的东西。 制片 《别惹蚂蚁》是华纳兄弟继《极地特快》和《超级三维赛车》后的第三部IMAX 3D电影,也是汤姆·汉克斯制作的第二部CG动画。曾经是票房保障的汤姆·汉克斯如今风光不在,遂做起了制片人的行当。此前他曾于2004年同华纳兄弟影业、IMAX巨幕电影公司及他负责的游戏管道公司共同打造的动画电影《极地特快》取得1.5亿的巨大成功,老汤哥更在其中分别替五位主角配音。这次三家公司再次携手推出这部动画电影《别惹蚂蚁》。 参与了该片制作的还有DNA公司。该公司是本片导演约翰·戴维斯和其合伙人凯茨·艾尔科恩(Keith Alcorn)创立的一家小广告公司,他们于1995年制作的一个动画短片引起了导演兼编剧斯蒂夫·欧迪科克(曾是《肥佬教授》、《神探飞机头》、《补丁亚当斯》等片的导演及编剧)的注意,欧迪科克对当时片中那个名叫约翰尼·奎泽(即现在的吉米·纽特隆)的动画人物非常欣赏,遂将DNA推荐给了点唱机公司和派拉蒙。虽然DNA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可其能耐却令人吃惊:一般来说,制作一部100分钟以上的标准动画影片至少需400名电脑动画师联合工作1—2年才能完成,但DNA却只用了150人和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天才小子吉米》一片(约翰·戴维斯凭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更不可思议的是DNA制作本片时所用的都是一些如今内行人看来已过时的技术,而非什么高精尖的顶级电脑科技,令人跌破眼镜。 游戏改编 在现今的多媒体时代,决定一部影片收益的不仅仅是上映时的票房,票房不过是大型跨媒体市场行为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收益来自更广泛的跨媒体运作。约翰·戴维斯此前的《天才小子吉米》即是一个成功的跨媒体运作的范例:影片上映前负责《天才小子吉米》发行的点唱机公司即通过其电视台和网站播放有关吉米·纽特隆的短片和预告片,同时开发了该故事的网络互动游戏,为吉米建立了专门网站;影片上映后,相关的漫画书、教科书及CD-ROM、玩具等也上市;最后,《天才小子吉米》系列动画于2002年秋在点唱机公司旗下的电视网播放。因此,在该片上映前后,吉米·纽特隆的形象便已铺天盖地地充斥了所有媒体。 而《别惹蚂蚁》在宣传上也不甘落后,除华纳在去年11月即推出宣传片外,还顺应潮流的制作了多平台的游戏版本。Midway公司获得了《别惹蚂蚁》的游戏改编权,华纳兄弟影业公司高级副总裁杰森则说:“作为一部由电脑制作的电影来说,《别惹蚂蚁》将会把这种交互式的体验带入到游戏中去,《别惹蚂蚁》是一部让人十分期待的电影,而且,我们期望玩家能与观众一块都投入到这个作品当中去。” 配音 《别惹蚂蚁》的配音队伍可谓璀璨夺目:朱莉娅·罗伯茨、尼古拉斯·凯奇、梅丽尔·斯特里普、保罗·吉亚马提,这些大腕们在片中仅仅以声音存在,但即使这样也会促使足够多的人提着耳朵去电影院。 ·据说最初环球打算拍摄该片,后被华纳接手。 ·影片IMAX 3D版和传统的2D格式将同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