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漫游指南6.4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2005)

幕后制作 【道格拉斯·亚当斯】   痴人说梦式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第一本小说,这本科幻小说打破了几代人对科学的循规蹈矩,不仅使亚当斯一举成名,而且也让这股热潮冲击了许多人的思想,心理状态的正常被重新改写。   幽默是亚当斯作品的关键要素,在科幻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幽默让所有的读者耳目一新。读者不必理会情节是否合理,不必担心布局中有多少漏洞,只要知道会一直在幽默的滋润洗礼下就够了。他的幽默构架于无理的、反常的、荒谬的情境和反应。他的成功在于提供了一个非同一般的视角来观察周遭万物。在他的书里,所有那些“合理的”、“逻辑的”、“正常的”观点全然失效,剩下的是心灵毫无拘束的跳跃,以及自然而然的接受不可能的存在。也就是说,读者必须用开放的心灵来感受荒谬的展现,这样才能享受他所提供的喜趣与娱乐。   除了幽默之外,亚当斯还用荒谬的布局创造出了大量反讽的素材。故事的开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然市政府可以不事先通知便来拆阿瑟·登特的房子,星际政府自然也可以照此来拆除地球。这种荒谬的存在正好替科幻作品的极端做了一个范例:它证明从一些疯狂的假设出发,科幻作品可以把一切荒谬、不可能的情节都合理化。   当然,还有他的一项伟大创举,对于生命、宇宙及万物的终极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42。至于为什么是42,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按照书里的说法,你得先找出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当明确了问题的所在,就可以很容易了解这个答案的意义。   亚当斯于1952年出生在英国剑桥,在埃塞克斯上了12年的学,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自然科学。上学时还曾打算穿越欧洲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并为积攒路费打了不少零工。当18岁时从学校毕业后,亚当斯便成了名写手,除了在1974年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后来又考取了文学硕士学位)之外,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任何进展。这一切一直持续到1977年2月,他遇到了在BBC工作的西蒙·布雷特,他们决定为第4台制作一档广播科幻喜剧,于是诞生了《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书很快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畅销书,1984年,亚当斯成为最年轻的畅销书奖得主。这本书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和电脑游戏,甚至印有相关图案的浴巾也一度热销。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该系列的第一本,亚当斯随后又完成了4本,而且一直陆续不断的有佳作问世,在英国、美国和澳洲的销量超过1500万册。此外,他还是H2G2数字媒体和网络公司的创始人,并参与制作了《星河舰队》的合籍和电脑游戏。   亚当斯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比如作过鸡舍的清洁工,为一个阿拉伯王室家庭当过保镖,甚至还有一次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作过吉他手。   2001年5月11日,亚当斯照常到体育馆进行晨练,却因心脏病突发猝然辞世。而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国际天文学协会的小行星中心刚刚将一颗编号18610的小行星命名为“阿瑟·登特”,这也许是上帝送给在世的亚当斯的最后一件礼物。 【新奇镜像】   可以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在科幻电影界的影响就好比《王牌大贱谍》对007的颠覆。亚当斯早就料到自己的这本小说最终会被搬上银幕,而且生前做出了长达20年的努力。他的好友、制片人罗比·斯泰普也一直希望帮助亚当斯完成他的终生梦想。在亚当斯死后,斯泰普找到了亚当斯的家人,大家都认为用电影重新演绎《银河系漫游指南》是对亚当斯最诚挚的缅怀。不过,要将这部经典之作搬上大银幕,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找到能将亚当斯粗略完成的剧本大纲补充完满的资深编剧。   经过仔细斟酌,制片方最终找到了《飞天巨桃历险记》和《小鸡快跑》的编剧凯利·柯克帕特里克,而令人惊讶的是,柯克帕特里克之前竟从未读过《银河系漫游指南》,但正是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才能让他以全新的视角来发挥自己的构想。   当剧本敲定之后,随即开始的是物色导演,制片方选定的是执导《王牌大贱谍》系列影片的杰伊·罗奇,但他因另有片约而无法担纲,不过罗奇推荐了一位新人加斯·詹宁斯。詹宁斯以执导音乐电视和商业广告起家,颇具新锐观念,而且9岁时就执迷于《银河系漫游指南》。他与制片方第一次会面就将对本片的各种奇思妙想一股脑的倾泻而出,可想而知,詹宁斯顺利的成为了本片导演。   在影片开拍前,詹宁斯制作了大量情节串连图板,并标注出所有自己的想法,与多位制片人讨论了数月之久。但有一点前提是,影片一定不能遵循时下的科幻片,用各种五花八门的特效吸引眼球,CGI特效虽然不可或缺,却要为情节服务,不能喧宾夺主。   当演员选定之后,制片方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打造影片的新奇元素上。首先是提供漫游指南的电子书,这也是在70年代道格拉斯·亚当斯对手机、互联网和黑莓之类掌上电脑作出的寓言。制片方不但请来了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弗雷为电子书配音,还让动画公司设计出电子书大胆出位的外观。其次是片中霸权主义的化身沃根人,在亚当斯的原著中,从没具体描写沃根人的外形,设计人员决定摒弃各种银幕上出现过的怪物形象,而是从18世纪“政治漫画之父” 詹姆斯·吉尔瑞(James Gillray)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并借鉴了造型。太空船的设计也是几经周折,前提当然仍是标新立异,在将近80种设计图样中,美工设计师最终选定了茶壶的外形,在全尺寸模型中,仅灯泡就用去了3000只。此外,还有由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启发而成的超级计算机等等。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电影改编权最初在1982年由制片人伊万·瑞特曼、乔·梅贾克(Joe Medjuck)和迈克尔·戈罗斯(Michael C。 Gross)买下。他们曾想要比尔·默瑞或丹·阿克罗伊德(Dan Aykroyd)来饰演福特。但后来阿克罗伊德向制片人提出了拍摄《捉鬼敢死队》的想法,于是《捉鬼敢死队》取而代之。 ·旅途中的一颗行星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头像。 ·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的角色是道格拉斯·亚当斯为影片添加的。 ·曾考虑由杰克·达文波特扮演主角阿瑟·登特,但阿瑟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平庸无奇的人,杰克·达文波特长得过于英俊了。道格拉斯·亚当斯最初曾打算请休·格兰特扮演阿瑟,但想法最终被否决。 ·一幅道格拉斯·亚当斯和妻子的画像出现在飞船中。 ·小罗伯特·唐尼曾希望扮演片中的Zaphod。 ·坐在街边的老妇人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母亲。 ·在地球被毁灭前伦敦的混乱场景中,道格拉斯的超级粉丝们会认出来亚当斯的哥哥、姐姐和女儿在一片惊恐中乱冲乱撞。 ·约翰尼·德普曾希望扮演片中的Zap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