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海6.7

(2025)

刘之冰:让更多人认识防城港,了解京族文化

刘之冰从事电影表演事业已有40多年,《边海》是他作为监制的处女作。他说,《边海》是国内首部反映中越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边贸题材影片,讲述了一段中越两国青年青春萌动的爱情故事,以小人物角度映射了时代的变迁。

防城港市是我国海洋民族京族的聚居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电影中,民族题材的电影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刘之冰说,《边海》是个年轻的创作团队。在影片的创作过程当中,团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挖掘出京族文化,从全新的创作角度进行艺术探索,这很有意义。

“我们把京族独弦琴、京族服饰、哈节等京族元素融入电影当中,以电影艺术的形式对世代居住在京族三岛上的京族儿女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精神慰藉和温暖关怀,让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通过影片认识防城港,了解京族文化。”刘之冰说。[1][1]

编剧莫毅远:唯有真情才能感人

“写到因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的情节或细节时,我会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泪流满面。我只得缓一口气,平复下来,才接着往下写,但边写边继续流泪……”说起电影《边海》剧本写作,写到情感章节时,编剧莫毅远的言语仍难掩一股激动之情。

莫毅远说,写着写着,感觉一切不是在虚构,而是过往的场景一幕幕在眼前呈现,他所做的,只不过是将这一情景记录下来,因为一切是那么地真实。许多作品其实是作家隐性的人生自传和精神自传。早在读高一时,莫毅远就写过爱情小说;工作后,出版过散文集;网络刚刚兴起不久,又做过几年情感版的版主。《边海》剧本用两三年时间完成,又修改无数次,才完成终稿,其背后付出的是几十年真情实感的积淀。[1][1]

出品人祁家坡:用电影让更多人爱上防城港

机缘巧合,祁家坡结识了编剧莫毅远。莫毅远在防城港工作生活了30多年,亲历防城港的发展变化,加上又是合浦人,对于广西边海一带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于是,就有了《边海》电影的发起。祁家坡之前出品几部电影,他和著名演员刘之冰相识多年。后广邀各地优秀影视人才成立主创团队,并于2021年底进驻防城港,走遍防城港海边山50多处区域。

赵英博:《边海》是一部展现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佳作

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赵英博深入了解了京族的文化和习俗,还特意学习了越南语,这些努力不仅让他在表演上更加自然流畅,也让他对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拍摄期间,他与越南演员丁赵端仪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跨国界的合作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与互助。

参考资料

  • [1] 防城港发布.携手共赴山海 畅叙中越友谊——电影《边海》主创团队成员专访[EB/OL].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