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

Inside the Wandering Earth Ⅱ

(2024)

创作灵感

导演郭思文分享了纪录片的创作初心:“《流浪地球2》背后是近2000人,长达1400多个日夜的心血结晶,而我们正是想要记录下他们在这场中国电影工业化“冒险”中不断探索、试错和前行的过程,更想传递出每一个创作者对于科幻电影最朴素的坚持和热爱。”既包括《流浪地球2》的幕后故事,也有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和追求,还有更宏大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史。至于具体的呈现方式,既不想让纪录片像论文一样过于严肃枯燥,也不想做成幕后花絮集锦,就想到在叙事上引入《流浪地球2》中经典的“倒计时”手法。因此,纪录片也选择以时间为线索,加上类似类型片的故事结构,让观众跟随我们的镜头,“沉浸式”地见证幕前幕后、各个工种齐心协力缔造《流浪地球2》的过程。[1][1]

科幻文化

除了揭秘《流浪地球》系列的创作过程,纪录片团队更希望向观众展示中国科幻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咨询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纪录片揭示了中国科幻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包括梁启超所著《新中国未来记》带来的早期文学启发,以及1979年创刊的《科幻世界》杂志。《科幻世界》杂志培养了刘慈欣、王晋康和何夕等一批中国科幻作家。“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希望能构建中国科幻文化的全貌,这一点对于喜欢科幻题材的中国观众来说极具意义。中国的科幻文学其实有着悠久历史,但过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较为有限。而随着《三体》和《流浪地球》系列的崛起,中国科幻作品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全球视野。”导演郭思文强调,“我们以这种背景介绍的方式让海内外观众理解电影本身的同时,发掘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性。”[2][2]

 

参考资料

  • [1] 1905电影网.1905对话·导演郭思文 揭秘《流浪地球2》创作幕后[EB/OL].2024.09.20.
  • [2] 环球网.打造震撼视觉效果,展示中国科幻内核,纪录片揭秘《流浪地球2》名场面[EB/OL].2024-09-30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