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电影的创作缘由
本片产生自一个在世界范围之内经常发生的、在大城市当中正在发生的所谓“都市改造计划”,而它是日本东京都市改造计划当中的一小部分——公厕建设计划,为此日本相关机构动员了许多知名的国际级的建筑师来设计公厕,也即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些公厕。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东京每一个公厕都这么奇特和美妙,电影中这些是为了城市宣传而特别设计的。公厕既在日本文化当中占有特别位置,同时它也是都市通常希望隐藏起来的公共空间。为了宣传这个都市改造计划,日本政府聘请文德斯导演来为他们拍一系列宣传短片。文德斯经常说,他有日本梦,他喜欢日本,他热爱日本,而且他拍过《寻找小津》(1985年)。在文德斯的电影世界当中,小津是他的天使,而小津也是一个飞翔在日本天空之上的天使。因为文德斯非常喜欢日本、非常热爱日本文化,于是他接受了这个计划。当他留在东京为这个计划的展开而准备的时候,他提出,与其拍一系列短片,不如拍一部长片,《完美的日子》就这样诞生了。影片的拍摄周期非常短,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它完全不是一个大制作、大投入、靠明星阵容、靠资本阵容、靠奇观而取胜的电影。[1][1]
拍摄方式的转变
在本片中国首映式上,文德斯导演在银幕连线中讲了两个花絮,一个花絮是说他通常的拍摄方式是演员们聚在一起、摄制组全部到位以后,他们会排演这个场景,在几次彩排之后会进入实拍,但是在本片的拍摄过程当中,他发现每一次彩排都颇有特色,而一旦进入实拍的时候,相对于彩排都黯然失色,于是他决定改变他一生的工作方式,不再彩排,而是从一开始进入到所谓的彩排阶段就同时实拍。当他做出这一调整之后,很快发现比在彩排时就投入实拍更有趣、更真切的是,他们只需要追随着主演进入角色的状态。于是电影拍摄几天以后,整个摄制组都称呼役所广司先生为平山,在摄制组的感知当中,他成了平山,他就是平山。于是接下来的拍摄几乎像是一个纪录片的拍摄,摄制组跟随着平山这个角色进出穿行在东京这个都市丛林当中,追随着他进出每一个公厕,追随着他的每一个清洁打扫过程。所以文德斯导演说,整个拍摄过程很少重拍也很少NG,而是非常顺利、流畅、快捷地向前推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