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s Still Turns The Pages
(2023)
年轻有才的导演
卓亦谦此前当了十年编剧,在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创作组里,写了四年颁奖典礼的台本。他本以为在金像奖的工作,就是与香港电影最近的距离,坚持、努力和幸运眷顾了这位年轻有才的导演,《年少日记》如愿登场,他也从金像奖的办公室走上了金像奖的舞台中心。[1][1]
遗书
大学期间,卓亦谦的一位同学好友轻生离世。事发前一晚,卓亦谦看到对方在校园的角落里写东西。这个朋友很会写故事,同学们也都说他毕业后会成为很好的编剧。卓亦谦并没有想太多,跟他说加油,希望能早日看到他写的故事。
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第二天早上,卓亦谦才知道朋友昨晚是在写一封封遗书,他也收到了留给他的遗书。朋友在信里写道,他是一个热爱电影的人,背负了太多人的期待,但他看不见任何未来。他还跟卓亦谦说:阿卓,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会做得到你喜欢做的事情。
卓亦谦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察觉到朋友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走?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我没有发现?你到底适不适合当朋友,懂不懂关心别人?如果那个晚上多聊几句,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朋友走后,卓亦谦时常会关注香港关于自杀的新闻,他看到一组数据——香港自杀者的年龄每年都在下降,原生父权家庭的问题、学业或工作的压力、精英主义导致的比较文化都是背后主因,他也观察到整个社会舆论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很不友好,导致他们不敢承认或者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有时候看见一些网络留言去批判、责怪他们,我就很愤怒去回复。”这股冲动也化作创作的动力,让卓亦谦想到以此为电影的主题,公开讨论自杀这件事情。
在朋友去世十年后,卓亦谦动笔写下了《年少日记》的剧本。[2][2]
反转
“我在编剧上的师父是《毒舌律师》的导演吴炜伦,他教我写剧本一定要让读者从第一页一口气翻到最后一页,怎么做到呢?就是追看性。”
《年少日记》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力求从第一秒持续吸引观众看到结束,现在与过去两个时空的并进、家庭内部的暴力冲突、孩子之间的比较竞争、校园霸凌的场面、学生遗书的悬念....充满戏剧性张力。
其中带给观众最具震撼力的部分发生在影片中段,卓亦谦特别设置了一个叙事诡计——郑老师打开日记本回忆童年,而在童年写日记的是郑有杰,影片在郑老师和郑有杰两条叙事线的穿插结构里,些许模糊制造了郑老师和郑有杰是同一个人的关系。当郑有杰跳楼自杀,发现原来郑老师是弟弟郑有俊后,这一反转点和真相的揭晓迸发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卓亦谦坦言,剧本起初角色只有哥哥没有弟弟,他也没有选择跳楼,而是长大后成为老师回忆那个充满暴力的童年。写着写着,他发觉这样的故事发展太沉闷了,想到加入一个成绩很好的弟弟,通过兄弟俩的对比,强化杰仔内心的自卑感。
这个故事还有什么方向可以继续走?卓亦谦想到,如果哥哥自杀了,那么留下来的人怎么办?将来成为老师的或许是弟弟,弟弟长大之后在潜意识里继承了哥哥的志向。于是,就形成了这个精彩的反转手笔。
不过,卓亦谦也问自己,“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因为这种剧本结构很多商业片在用。这个结构会不会违反当初的初心?不可以为反转而反转”。
当决定这个反转后,卓亦谦说他在家哭了一场,因为他终于明白,自己最想表达的是一个“自杀者遗嘱”的故事,是留下来的人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完全绝望的故事。
这正是逝去的朋友带给他的感悟,必须接受这个无法挽救的伤口,也一定会从中学习到如何成长,“为什么我们常常都是困在过去的遗憾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好好把握当下呢?”卓亦谦说。
因此,郑老师这个人物代入了导演个人诸多的情感和视角,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故事在后半段转向聚焦郑老师的成长,重看哥哥的日记本掀起的回忆,让他对待当下婚姻家庭的态度、和学生的相处、和父亲的关系,都有了一些微妙的转变。[3][3]
颠覆
第一次当导演,卓亦谦开拍前最担心的不是成本控制、拍摄进度方面的问题,而是怎么保护好黄梓乐、何珀廉两位小演员的心理健康,如何让他们去理解家暴、心理伤害这些事情。
没想到,两位小朋友都很聪明,他们完全知道这是在演戏,是要通过表演告诉观众不要这样做。黄梓乐饰演被家庭霸凌的哥哥郑有杰,在试镜时的表现给导演很大惊喜。
在一场因考试不及格向父亲认错请求惩罚,而父亲回应不再打他的戏里,黄梓乐没有一开口说话就掉眼泪,而是在说服爸爸再给他机会,直到说不再打了,放弃他了,他才开始哭。在爸爸离开后,他也不管摄影机有没有继续拍摄,依然停留在角色的情绪状态里。
看到黄梓乐对这场戏的投入程度和演绎方式,卓亦谦立马就决定这是他要找的人。黄梓乐告诉过导演,拍完一场戏他很快就能抽离角色,“但是我都不敢笑,因为你们这些大人每一个人都很悲伤,我好累知不知道”,小孩子的这番话让卓亦谦顿然醒悟,打破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别以为是大人就了不起,凭什么认为小孩子做不到,他们其实都很厉害”。
饰演控制狂父亲的郑中基,颠覆了以往在银幕上夸张搞怪的喜剧形象。他塑造出了一个把自身对权力和名声的欲望全部投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施行棍棒教育的恐怖、偏执父亲。
卓亦谦说之所以找郑中基来演,就是好奇一贯演喜剧的他来演正剧会有什么效果,能够演喜剧的人,本身也很知道什么是痛苦。郑中基在片场也非常认真敬业,“那么多台词,他从来没有说错一个字,每次都是准备很充足来到现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