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之辽沈战役9.2

(1990)

导演亲身感悟

本片导演杨光远曾亲身参加过淮海战役,对解放战争历史怀有深刻的缅怀之情创作欲望强烈19895月写出《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分镜头本第一稿时已三次去东北实地考察、选景访问了辽沈战役幸存者七十余人,查看了大量历史资料向军科院、史学界的有关专家请教座谈了多次仅采访、座谈的录音磁带就有上百盘。在那些丰富而鲜活的回忆和史料中时时都有一种力量撞击着我的心”导演回忆,“一次,当我们在胡家窝棚战斗的发生地采景的时候猛然发现远处有一座纪念碑这是当地人民在解放初期为纪念战斗中牺牲的四十多位指战员而建立的。纪念碑上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周围也没有栏杆和石柱春寒料峭之中飒飒的寒风吹动着那些几乎掩没了纪念碑的枯草……我的心不禁为之震惊他们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们难道是可以冷淡甚至忘却的么这些涌动在我内心的感受激励着我同时也启示着我:在这些原生形态的历史事实中分明释放着一种情绪、一种令人陷入沉思的力量使我们不由得产生出种现代人的负重感和艺术家的使命感。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由此我想到,真实是我们影片的生命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影片,必须要营造逼真的战争实感。

营造逼真战场

剧组精心设计了塔山击战、锦州攻坚战以及辽西的围歼战等几个大的战争场面分别抓住各自不同的特点加以表现塔山阻击战突出其实际没有山、无险可守且有海滩的造型特点,片场建造了一个网状阵地,其中包括高一米八、宽一米五、长约一公里的战壕。围绕这个阵地守卫战,分别表现了来自敌人方面的四种不同攻击。第一次是炮轰第二次是海上增兵第三次是空中轰炸第四次是陆上敌人以方阵队形突破防线,以此来表现塔山阵地九次易手和险情。锦州攻坚战则突出攻城,剧组将一道河堤改造为当年的锦州土城拍摄我军指战员蹚着冰河、抬着云梯冲向土城以及大沟受阻等五千多人的攻城场面

当年辽西会战我方投入七个纵队近二十万人在方圆不过一百二十公里的土地上围歼廖耀湘机械化部队十万多人。为了表现这个分割包围的宏大场面,剧组组织了一万六千余人的部队投入。几经筛选找到了一块近三平方公里有起伏的开阔地,这个场地不仅地形符合要求而且比较偏僻避免群众围观。在这块场地上要布置六千个炸点、五百辆汽车其中除了五十辆道具车有一百辆是买的报废车用来置于贴近镜头的画面第一层可以任意烧、任意炸后来这些车作为废钢铁处理还赚回了成本);还有部队的三百多辆装备车置于后景。另有二十多辆坦克、三十多门火炮、一百多匹战马。从设计到事前各个创作部门包括制片、烟火、美工、化服道的准备工作量巨大,现场布置、排练到实拍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光是把那一百辆报废车拉到现场安排位置美工师和道具组就费了很多工夫。至于六千个炸点的布置和一万多人的场面调度严密周到组织团以上干部集中训练定位置、定炸点、定路线干部先走几遍然后领着部队反复练

剧组还注重从微观的造型上去渲染战争气氛。所有出现在银幕上的都经过炸药处理”,人物的脸上、身上都带着硝烟、泥土的痕迹。伤员人物造型要区分是烧伤、枪伤还是炮弹伤服装组到处去找质地又土又粗的布染成土黄色按当年的实际情况将画面中第层我军战士三千多套棉军服硬是一针一针用手工缝制而成在解放战士发射炮弹那场戏里,导演特意选择有厚土层的环境一发炮弹射出去黄土爆起老高,人物几乎是从土堆里钻出来的一样。这场戏中的连长需要大声喊叫声音一定是嘶哑的而不会是宏亮好听的。

镜头设计寓意

开头在全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片开头用了长约两分钟冰河开冻空镜头既表现了那个时代是巨变的时代、激烈斗争的时代又显示了革命力量、革命潮流之不可抗拒并预示着一个新的局面、中国人民的春天即将出现了。为了拍好这组镜头以摄影师为首的小分队连续两年冬春之交去黄河实地拍摄。在后期编剪过程中,导演一方面感到这个开头不仅内涵深刻而且有艺术魅力能一下子显示出影片的巨片气势但另一方面却又觉得缺了点什么。如果能将历史的主体与时代勾连起来会使影片的开头更能涵盖全片的主题意蕴。于是导演构想了毛泽东从陕北山坳里走出来远眺画面并获得了大家的同意。开始也曾有人顾虑这会不会形成两个开头,导演表示,这两组镜头不仅在内容上本来就是密切联系的而且在处理上也可以使之相互交织、融为一体。这里的毛泽东既是毛泽东,又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他代表了人民、人民的军队从山坳里也可以说是从陕北也可以说是以农村走出来爬上了山坡的顶峰他放眼望着陕北的土地、望着全国的河山预示着以辽沈战役为开端的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行动即将开始了,冰河开冻、呼啸而下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艺术处理方面色彩上选择了暖调比较深沉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画面,使毛泽东与人民的象征关系更加贴近。声音造型上将脚步声放大,因为那是伟人的脚步声也是历史艰苦而有力脚步声。在这一组画面最后一个中近景镜头中随着毛泽东遥望的目光冰裂的声音似乎已在他耳边回响他似乎已预见到不久的将来他将领导着人民重写中国的历史。巨大的脚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这样影片的序幕就以电影所特有的视听造型手段以既具有概括力又具有情绪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银幕形象震撼了观众心灵,并促使观众产生无尽联想。[1][1]

参考资料

  • [1] 杨光远.回顾与思考——《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导演随想[J].电影艺术,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