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8.7

12 Citizens

(2014)

徐昂谈导演处女作

对于自己首次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导演徐昂表示:“通过这部电影,我想探索经济高速发展下,中国人对于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不同解读。从拍摄手法上,我运用了封闭环境下的争论模式,介乎于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之间,我在探讨更多的可能性在真实与虚构、想像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并通过这12个代表中国不同阶层的群像间的价值观碰撞以及自我剖析来推动剧情发展。”[1][1]

编剧、导演讨论改编方式

影片首次尝试将西方陪审团制度搬上国内大银幕,而中国并没有陪审团制度,对此,韩景龙表示,自己曾和导演探讨过这个问题,最终决定以一个虚拟的陪审团讨论形式呈现。对于为何选择做一个法律题材影片,韩景龙表示,“现在市场上都是大片、喜剧片、恐怖片这种类型片,我们希望做一个不一样的题材。”[2][2]

没有设定女性角色原因

当被问到陪审团里为什么没有女性角色,韩景龙称,其他国家翻拍的版本里曾出现过女性角色,导演徐昂也曾考虑过让宋丹丹出演,但为了剧情更激烈,最终没有在电影中设置女性角色。[2][2]

好莱坞文本本土化 精心打磨人物性格

《十二公民》本是北京人艺话剧中心的舞台剧,改编自好莱坞经典电影《十二怒汉》。后来,在多方的接洽下,《十二公民》确定改编成律政片,并以此向原版电影致敬。

剧本的本土化是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编剧韩景龙和导演徐昂共同攻坚,首先确定了电影的主题:“这部电影的主题必须是对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思考,所以后来我们就确定表现中国人的沟通问题。”接下来,韩景龙对文本做了三度创作,第一步是将原作翻译成中文,第二步是重新设计人物,第三步是开拍前的十七天排练。

在演员班赞看来,人物就是这部电影最精华的地方:“这个戏如果按破案片看,就损失了。要琢磨里面的人,实际上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且回去之后,你还会忍不住咀嚼戏里的每一句台词。”[3][3]

戏剧基因打造精品 

韩景龙所说的十七天排练,实际上只是电影开拍前的部分。真正的磨合、碰撞在舞台剧期间就有很多。班赞表示:“其实我们想排的快,一个星期就够了,因为练得很熟了。我们的快是得益于之前的排练。”

赵春羊介绍,扮演十二位陪审员的演员事先并不认识,有时大家还会互相较劲,戏里的冲突感也由此而来。随着排练次数的增加,演出捋顺了,节奏也变得行云流水。影片拍摄时间为一个月,剧组就呆在闷热的厂房里。体型较胖的班赞还透露,他当时在片场支起了吊床散热。[4][4]

参考资料

  • [1] 1905电影网.《十二公民》海报亮相戛纳 直面社会现实获关注[EB/OL].2014-05-26.
  • [2] 1905电影网.《十二公民》定档5月15日 主角曾考虑陈道明[EB/OL].2015-04-26.
  • [3] 1905电影网.《十二公民》致敬好莱坞经典 戏剧基因打造精品[EB/OL].2015-06-16.
  • [4] 1905电影网.《十二公民》致敬好莱坞经典 戏剧基因打造精品[EB/OL].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