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导演阐述 在文艺百花齐放的今天,各类影视题材风格迥异,作品争奇斗艳。但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却不多见,电影《茶花彝女》是其之一。本剧围绕着彝族两代人为守卫大山中古老山茶花的故事,展现了当今社会经济大潮中的人生价值观。 一、创作构想。 本剧是一部关于彝族人民生活的电影。那么,拍摄中,在表现主题的同时,要充分展现彝族风情,让“外界人”了解彝族人民生活,了解彝族人温柔似水,又刚烈如火的性格,是这部电影的创作任务之一。于是,我在作品中,加入了原生态的彝族火把节、彝族人家婚礼、葬礼、音乐、歌舞、毕摩祈福等表现彝族的重要元素,要拍就要拍出地道的彝族味道,这是我的创作宗旨。 二、关于影像。 1、强调要表达的主体。多运用长焦与大光圈的配合,以达到拉大主体与周围环境的距离,从而突出主体。 2、动态镜头为主,力求每一场戏都有运动镜头。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要无语言地“为动而动”。 3、整体以暖调为主,大光比大反差来勾勒轮廓。每一个画面都要讲层次,避免平。 三、关于美术。 a)没有环境,人物就失去了立足之处。有景则找,找不到就搭。本着这个原则,真材实料地搭建林中木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原始火把节(在这一点上得到制片人的理解与鼎力支持,很是感动)。 b)既然是少数民族题材,服装显得尤为重要。彝族是一个多分支民族,什么支系穿什么服装、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穿戴如何搭配必须严格把关,不许有一个穿帮。这不仅仅是就创作严谨而言,也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来不得半点马虎。 c)化妆。在完成人物造型的基础之上,要以唯美为主。这既符合通篇的基调,又与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对美的追求相吻合。 d)道具。无论是一支烟袋,还是毕摩手中的神仗都要求是真的。绝不许以次充好,更不许以假充真。 四、关于演员。 不把精力放在用哪些名演员之上,而要放在“是否符合人物”之上。绝大多数请当地演员、当地少数民族演员。“成功源于细节”,由于他们真实的“表演”,会让片子更具有民族特色。 五、关于音乐。 音乐要与作品骨肉相连。既不要“拿来主义”又要具有彝族风味。 总之,我们的任务就是将一个个文字,立体化地展现给观众,给观众讲一个故事,带着情感给观众讲一个故事,讲一个关于彝族同胞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