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 Line Hunting 2: The Sensation
(2012)
导演阐述 关于片名 鹈鹕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然后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 本片中的间谍活动以鹈鹕来命名,形象地显露出对方想一网打尽的狠毒和野心。 影片阐述 《火线追凶之鹈鹕行动》构思独特,结构巧妙,表现手法较为新颖。影片是从一桩街头命案引发的线索清晰、环环相扣的福尔摩斯式的国产悬疑侦探电影。 上世纪30年代,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之际。《火线追凶之鹈鹕行动》这个故事就是以当时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为背景,讲述了以钟朗为核心的爱国热血青年组成的探案小组,在乱世中惩恶扬善的故事。故事的主角钟朗运用自己超凡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推理进而推动剧情的发展,整体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悬,引人入胜。 整个影片的序幕以真实的记录影像素材作为开始,以真实的力量强化阴霾的战争阴云。接下来是与日战斗的梦境场景,展露出主人公钟朗的心理活动,然后是主人公钟朗从1935年现实的噩梦中醒来,拉开窗帘,交代出故事的发生地在浮华的大上海。从历史的真实影像到主人公钟朗的梦境再到现实的1935年,三个连续的序幕场景营造出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岌岌可危的国情,完成了全片时代氛围的营造和影片主题的定调。作为一部影片的开头,在本片序幕这一部分拍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影像氛围的营造,人物心理情绪的捕捉,打造出战争逼近的危机感。其中梦境部分需要借助特技师完全理解时代背景,查询相关资料,充分地完成对其战争氛围的渲染与营造。 这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年代;这是一个罪恶横行的年代;有人水深火热,有人纸醉金迷;在这无边的黑暗中,人们最盼望的是正义;一些勇敢的年轻人挺身而出迎战罪恶,他们手中的武器或是科学,或是智慧,或是勇气,或是纯真!这些内心独白将主人公钟朗忧国忧民的内心活动进行了直接的表现,同时点出了本片的爱国青年迎战罪恶阴谋的故事主题。加之沿街乞讨的难民,吸食鸦片的羸弱的百姓,挥金如土的赌徒,无处谋生的卖儿卖女的百姓,与夜总会门口仙乐飘飘,红男绿女恣意放纵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将1935年的上海滩的实情进行了掠影式的展示。这些上海滩光怪陆离的生活现实场景与主人公钟朗的内心独白交叉剪辑,再次强化这部影片的时代气息,对于故事发生地之时代状况进行了简洁有力的交代把观众彻底带到了上海滩的1935年。这是影片的第一场戏,对于上海滩场景的选择必须仔细推敲,场景必须达到典型性和概括性,也就是说笔墨要少但是要准确地勾画出当年的生活质感,场景中人物的行动要最有代表性,这是第一场戏的难点,各个部门要配合起来用心完成。同时内心独白的画外音的语气情绪要恰到好处,不能平淡也不能过于夸张。 第一场戏中主人公钟朗的出场首先使用非常直接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完成对于故事发生时代氛围的持续营造和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全面展露。在第一场戏的结尾,最终以报纸的头版这种直接的方式侧面交待出主人公钟朗的身份:“老虎探长勇擒顽寇,钟朗小组铲除罪恶。”干净利落又巧妙地完成了主人公老虎探长钟朗的人物身份交代。这场戏拍摄的时候要抓住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细微捕捉,对于演员面部细微表情的捕捉。内心独白和表演将共同完成对于心怀国家危亡心理的男一号钟朗的带戏出场,让我们和这位足智多谋的热血老虎侦探钟朗一起去完成一次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吧。 1935年上海滩发生的事情,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也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当下钓鱼岛事件之中,中日关系持续地发生冲突。《火线追凶之鹈鹕行动》中当年的热血青年的爱国举动无疑是对我们民族心的一种激励!也让现在的孩子们看清楚历史,了解我们的国家曾经遭受过的苦难,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奋斗让中国越来越强大起来,不再为他国所欺凌。因之,在当下这部以七十多年前的上海滩作为背景的故事片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需要我们整个摄制组也用拳拳的爱国之心来去拍摄。 《火线追凶之鹈鹕行动》戏剧冲突透析 整部影片以中统情报员王福兴发现上司勾结日本而在情急之下将拍有德国马克沁机枪生产线情报的微缩胶卷吞在肚中逃走,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在钟朗小组人员老孔的面前被杀手老A毒针刺死。钟朗小组将王福兴的尸体带回巡捕房的路上再次遭到杀手老A的袭击,目标是抢走王福兴的尸体,将其肚子中的微缩胶片取出。一头雾水的钟朗小组开始调查此案,通过尸检的食物残留物线索逐渐发现服装店的吕美琪。然而吕美琪的中统情报员身份让线索中断,并且吕美琪和总探长洪涛和中统的陈幕的熟络关系让钟朗大跌眼镜,并且因之自己被隔离此案,转交中统。觉得此种蹊跷的钟朗以三名成员被害再立一案,继续调查。之后钟朗小组和杀手老A斗智斗勇,去最终发现自己信任的陈幕居然是幕后指使者,危急之时,陈幕被吕美琪和杀手老A甩掉,直奔安亭大桥爆破地点。机智的钟朗破解到案发地点,和小组前往成功拦截,整剧结束。 本片的戏剧冲突实质上就是集中于对一辆装载着制造德国马克沁机枪的生产线的火车的轰炸行动。在火车途径的限制时间内,间谍组织要替日本人炸毁生产线,并栽赃美国人,钟朗小组则要阻止其行动。因此,所有的情节线的戏剧方向都是朝着那次安亭大桥轰炸行动,安亭大桥正是本片的重场外景高潮戏,需要用大力打造。美术对安亭大桥的选址上不仅要选择造型合适易于安放炸药的大桥,而且对大桥周边环境即要选择有隐秘性,并且能营造出危机感的狰狞山势,这样就使得安亭的环境也参与决战氛围的营造。摄影要配合美术一起选景,从摄影的角度考虑摄影机的机位问题,画面问题,最终和导演共同决定高潮重场戏的拍摄地。这场戏非常危急,两方演员的表演都应该朝着极致的程度去走。 还有一场密室戏,也是重场戏。密室中,人物一直隐藏的双重身份被揭穿,阴谋被揭穿。而且关于间谍组织接下来的鹈鹕行动的线索也出现在这场中,外围的解救也出现在这场结尾中,基本是一场“群英荟萃”的重场内景戏。这场戏对于美术来说,需要选择造型独特的封闭密室,不能太呆板,也要考虑摄影拍摄的需求,比如前景的布置等,两方商议来确定密室场景的布置。对于演员的表演在这一场中的要求比较高,因为人物众多,人物之间进行的是心理战,心理活动很丰富,如何在表演上透露出人物细微的内心活动是这场戏对于表演上考量之处。 人物分析 老虎探长钟朗: 足智多谋的侦探形象,这个人物一腔热血,粗中有细,具备超凡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延续使用已经为观众所接纳的演员钟汉良。 法医于胜男: 是能让尸体开口说话的干练美女法医。在解剖尸体的时候她看到的不是鲜血和腐肉,而是一个个即将在解剖刀下破解的谜团。她会武功(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格斗冠军教的),性格坚强,正义感强,不畏邪恶与强权无论境况多险恶,从不轻易放弃,并且坚信女人不是弱者。但在一些细节上又不失女性特征。请演员用心体会。 双重身份人物: 故事中有陈幕,吕美琪,还有康华生。其中这些双重身份人物,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的双重身份渐次显露。对于这两位双重身份的人物在表演上的要求比较高,扮演A身份的时候有B身份的轻微流露,扮演身份的时候又有A身份的影子。因此,演员副导演在对于双重身份演员的推荐上不仅要注意外形条件是否符合,也一定要试镜确定其是否能够驾驭复合型的双重人物的戏。陈幕和吕美琪都是以钱为终极目的的毫无民族心的实用主义者,勾结外来势力,出卖灵魂,终得到应有的下场。 人物图谱中,康华生这个人物设置得比较独特,是一个干扰性人物,油头粉面的外在形象让这位归国博士在侦探片中显得不合时宜,似乎跳出了犯罪和侦破的两派人物之外。这个人物的功能是制造着悬疑的氛围,让整个故事的走向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而最终在故事的尾声身份显现。对于这个人物在未来的演员选择上需要注意演员自身洋溢出的一种骨子里的贵族范,皮肤较白,阴柔多情,同时又像一个工于心计的阴谋家,演员表演上也要具有双重性。 次要人物“小蒸笼”,这个家境困难的善良上进的正面小人物的设置,在影片开头的的突发事件中以突然死亡的方式激化着强化钟朗小组的侦破动力。这个人物的演员选择上应该选择面相单纯一些,表演真挚的演员就可以。 影片综述 在影调上影片以冷色调为主,营造出恐怖压抑的战前氛围。因为整部电影非常强调对于氛围的营造,人物心理的客户说,所以对灯光布光的造型性,表意性,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请灯光部门仔细研究设计相关场景。 在节奏上,整部影片起初就以王福兴街头被杀而起,悬念一直到影片结束才解开。因之,整部影片的节奏感必须紧凑,让观众一直处于难以捉摸的境地之中,怀疑各个方面的人,形成强烈而紧张的悬疑节奏。 美术方面,除了对于大的场景的准确选择以外,因为整个故事是侦探片,所以在美术上对于现场有比较细致的要求,需要美术储备一定的探案侦破信息。并且,在细小的物件细节上,更需要美术部分仔细查询当年的历史资料,既做到符合历史年代感,又能彰显其喜剧效果。比如,其中的小片的微缩胶片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发出毒针的金质打火机的造型该怎么设计,蒙特克里斯托雪茄的标签是什么样的,水牛骨纽扣的色泽、质感等等。对于人物造型部门,从服装到化妆,必须要在查阅相关信息,并且最好能够在其基础上加以细微的改造,植入一些现代观众更加能够接受的元素,也就是一些当代性元素,让人物既不脱离时代又能满足观众的现代审美需求。再者,因为是侦探片,有很多专业性的侦探知识,比如血液显影剂,剪片显影原理,尸检细节等,这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和编剧本人联系沟通,获得准确的信息再加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