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ry of Chun Lan & Dong Mei
(2013)
主演阐述
《兰梅记》原叫《重圆记》,演出时间三个多小时。八十年代,于兰所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曾有别的演出队演过这个戏,一次开演前4天,演冬梅的演员脚受伤了,导演找到于兰,问她能不能演,于兰觉得这个戏很好玩,回去一晚上就把词背了下来,让导演非常高兴。三天时间内,于兰把唱、演都练好了。《兰梅记》总共演了二百场,连续三四年的春节档都在省电视台播出。于兰想凭此作品争梅花奖(戏曲界最高奖项),请作者重新编排结构,决定两个人物由自己一人扮演。2003年,于兰开始筹备戏曲《兰梅记》新版本,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直到2005年这个项目才正式启动。“我非常感谢姜凤山先生为《兰梅记》设计了音乐唱腔,他规范了我青衣的唱功,经过梳理后,我清醒地认知我的差距在哪,优势在哪。”2013年,于兰如愿凭《兰梅记》获得了获得了梅花奖,本剧也于同年进行了电影版拍摄。于兰曾经的电影演出经历帮助她完成了《兰梅记》数字电影版的拍摄。关于电影创作过程,于兰讲解道:“我认为,戏曲电影说到底,一定要以戏曲为主,电影手段要为戏曲服务,一定要把京剧唱念做舞的特色突显出来。我让导演尽量把我的全部京剧的程式拍下来,剪片儿的时候,我整整在机房坐了一个星期,一个一个镜头地看着他们剪,有程式的地方一定让他们完整地保留。比如,有水袖的时候,他们剪出的是特写,我让他们一定找出全景来,这样才能完整地展现那些优美的程式。他们辩解说,所有的演员都喜欢特写,我说,这是京剧,脸上漂亮不漂亮没关系,关键是要展现京剧的整体美。后来,他们也理解了我的想法,尽量按我的要求去做。当然,电影也有它的特性,有时候也要去适应它。比如,京剧中的导板,许多影片都采用长时间的空镜头,视野中没人,舞台上尚可,电影中几十秒空镜节奏太缓,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些动作,让人物走到镜头中表演增加了可看性。”[1][1]
导演阐述
导演朱赵伟曾两次荣获华表奖,擅长创作豫剧,《兰梅记》是他首次执导国粹京剧作品。对于剧本,导演出于篇幅考虑进行了一定删改,但为了更加突出该剧的主题思想,又特意在尾声加了一场婆媳团圆、家庭和睦的戏份,体现了倡导相互尊重、理解、沟通的家庭伦理。导演认为,京剧有着委婉而动听的唱腔、优美而细腻的动作,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但是它的唱腔有着规范的模式,它的动作有着较强的程式化,需要保留这些艺术风格,利用电影手段更好地展示这些京剧艺术。除了剧本从场次上、结构上、节奏上离开舞台,在摄制过程中镜头推、拉、摇、移的运用,美术的立体化呈现,剪辑的蒙太奇等手法都在不破坏这部戏艺术性风格的情况下,实现其“电影化”。后期中,特技和剪辑手段实现让同一演员扮演的两个人物同时出现在银幕上的效果。
美术师阐述
本片美术师王汉军表示,曲艺中才子佳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往往场随人动,这给电影美术提出了很多难题:如果单纯按电影的方法,真实布景会使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显得虚假、生硬,而若只用传统戏曲中的写意留白,又会使电影艺术本身流于简单,变成戏剧舞台的电影照搬,而失去了电影美术本身的创造性。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既能保留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又能发挥电影美术对于传统戏曲增色功能的手法,从而恰当地表达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立体地营造拍摄空间,对于当时当地的人物情绪的环境烘托作用。“最高的一个层面,是能够触摸到人物的性格,并通过美术的方式去加以自然的展现。”
举例说明,发生在安家中堂、安家婆婆对大媳妇春兰恶语相向的一场戏在片中非常关键,它几乎是全片其它情节发展的由来。这段戏的情节焦点是安家婆婆不满于春兰嫁人安家三年而无子,所以在厅堂设计了送子观音的白瓷塑像。此外,王汉军还构思了以蓝色作为厅堂主色调的设计,帷幔、服装、头饰等物件都是蓝色调,这样的设计有三层寓意:其一,安家是书香之家,中国书生多布衣,而布衣多青衿,中堂又是一家的“灵魂”所在,所以选择了蓝色;其二,春兰名字中有“蓝”字谐音,其境遇不如意,心境上更是失意,蓝色可以表现这种忧郁;其三,安家婆婆的百般折磨使这场戏带有悲剧意味,蓝色正可以诠释这一种基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