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ngest Rainbow
(1994)
题材选取
1988年,北影厂厂长宋崇与编剧杜小鸥就曾谈到修铁路的职工由于常年在外施工,家属们也只好跟着“打游击”,他们的子女是在火车上上小学的。杜小鸥随即深入铁路局沿线,得知教师身兼多职,不仅每天要沿途跳上跳下接送孩子,而且要负责孩子在火车上的吃喝拉撒。而孩子在颠簸中求学,条件可想而知。多年后,杜小鸥重拾儿童题材,安康铁路上的车厢小学残影让她深刻体会到其对于铁路家庭的重要性。1994年,当她再次接触儿童题材电影创作时,首先想起的还是车厢小学。她又去了陕西与四川交界的安康铁路,在崇山峻岭中她看到了保留着一半形式的车厢小学。铁路现在有了寄宿学校,孩子们每星期天由火车接送他们回家,当然他们也就只能在家呆上几个小时。但在那里杜小鸥理解了当初车厢小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对于拖家带口到处安营扎寨建铁路的铁路职工来说,孩子有学上他们才能安心铺铁轨。车厢小学牵着两代人的命运。在她的“彩虹”中,写了孩子与上一代人的关系。[1][1]
拍摄经过
导演葛晓英被剧本吸引,决定拍摄这部“流动的课堂”,赞颂铁路人解决子女教育的不懈努力,以及孩子对父母职业的深刻理解。葛导擅长儿童片,曾独立执导的《特混舰队》、与林洪桐合导的《多梦时节》,一部很好玩,一部很艺术。她喜欢儿童片更喜欢与孩子打交道,因为孩子不世故,不随俗,“你可以与他们在一片纯真中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然而本片拍摄难度超乎想象。影片是在福建漳平铁路段拍摄的,摄制组的人几乎是吃住在火车上,同时还要为十几个孩子操心。铁路局专门为摄制组拨了一列火车,可开着火车在铁道上跑着拍电影不是闹着玩的,每天每次发车都得向局里要“点”,否则就不能动。摄制组每日严格遵循铁路调度,拍摄时间紧张且艰苦,每天晨起四点,收车十点,十一、十二点休息,一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但只能有五个小时拍摄时间。葛晓英导演在压力下展现出不同以往的一面,严格要求团队,共同克服重重困难。福建厂厂长章绍同的大力支持,让葛晓英深感温暖,即便面临资金短缺,也坚持完成这部充满爱的作品。拍摄虽苦,但福建人对儿童电影的热爱与支持,让一切努力都变得值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