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tterfly Springs
(1983)
创作起源
1981年的春天,徐景达刚完成动画片《三个和尚》,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搜集新的创作素材。有一天正画着画,他突然发现有成群的大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幕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次观察不仅为《蝴蝶泉》提供了视觉上的灵感,而且也为这部动画片的色彩和视觉效果打下了基础。他随后了解到了云南白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是一个类似于梁祝化蝶故事的少数民族版本。徐景达原来的构想是“把它拍成一部以音乐为主的悲剧动画片”,基于“音乐片”的设想,导演将文学剧本的情节线索加以分解、拆卸,重新依照音乐的结构来排列、组合,使影片的剧情与乐章构成几个相互对应的戏剧动作,人物命运仿佛是和着旋律的发展升降沉浮,影片的节奏如行云流水,给人和谐、舒缓、畅达、跌宕有致的感觉。[1][1]徐景达以中国山水画疏淡雅致的秀美之趣,作为影片画面的色彩主调,以期同音乐片抒情、委婉的格调相吻合。将蝴蝶的美丽和自由精神融入到《蝴蝶泉》的故事中,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对自由和美的追求。[2][2]
技术突破
动画片和实拍电影不同,动画片中的动作都是一帧一帧画出来的,其中加动画张数多少直接影响到动作的自然流畅。《蝴蝶泉》中大量采用的“节省动画、叠化原画”的手法,通过减少加动画并利用原画间的透明叠加来达到某种特殊的视觉美感。在银幕上,“叠”出了人物内心在情愫,“叠”出了动画的韵味,“叠”出了影片的柔美感。影片中另一段精彩的叠化镜头是青年男子搭救姑娘免遭老鹰袭击的一场戏,镜头是这样表现姑娘感情变化的:姑娘抬头惊恐的脸-叠-抬头欣喜的脸-叠-抬头感激的脸。在这里一连串变换面部表情的原画叠化,将客观的物理时间加以夸张的延伸,使姑娘心理情感转变过程得到充分而又细腻的展现。同时,又因连续叠化所产生的“视觉频闪效应”,形成了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节奏,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这比单纯地依靠动画手段,人物内心活动的层次更为明晰。[1][1]
《蝴蝶泉》在背景绘制上开始尝试模拟电影中的前景、中景、远景增加画面空间感。编导们也尝试突破平光拍摄禁锢,,通过分层处理光影将人物和背景拉开层次,同样产生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利用光影色彩与背景墨色渲染的相似性,以光影造出水的景色;将光影波动模拟出的水光,叠在人的脸上,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制造出虚实关系,拉开了景物层次。[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