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8.8

そして父になる

(2013)

创作初衷

谈及创作《如父如子》初衷,是枝裕和透露因为工作太忙,疏忽了对女儿的照顾,因而开始思考“血缘”与“陪伴”的关系的话题。“当年拍完电影《奇迹》后,回家发现女儿对自己很陌生,第二天她看到我说,大叔,欢迎你再来啊。我心想,坏了,她不会以为我只是一个叔叔吧?这样的反思,成为我创作《如父如子》的起点。”对于将男主角设计成一个高傲自大的父亲,是枝裕和表示:“我希望以此建立起反差,让他的价值观遭到冲击。”[1][1]

中川雅也的生动演绎

当初《如父如子》在日本上映时,许多观众看完都盛赞中川雅也的表演自然而真实,就像是邻居家的父亲一样。在一次关于本片的采访中,是枝裕和福山雅治都一致认为中川雅也是“演技怪兽”一般的存在,他随便的一个动作,都非常有戏。中川雅也回忆说这部片子能让自己演的如此松弛、自然,首先要感谢片中的两个孩子,因为他们的存在,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父亲。他举例,庆多在片中一直有一种找不到自己容身之地的孤独感,琉晴到了亲生父亲家后,每天都说想“回家”,二人的表演让自己有一种就是在家里的感觉,所以他甚至没有觉得自己在演戏。对此,是枝裕和导演回应说,他想拍像孩子一样的成年人,中川雅也将这一点诠释的非常好。[2][2]

《小偷家族》的姊妹篇

在2013年的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如父如子》获得了评审团大奖。五年后的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是枝裕和执导的《如父如子》一样从社会议题切入,关注家庭构成和血缘与陪伴关系的《小偷家族》获得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是枝裕和自此站在了世界电影的巅峰之上。是枝裕和曾说《如父如子》就像《小偷家族》的前传,两部影片是他在思考家庭议题拍摄的姊妹篇。是枝裕和说即使到今天,自己仍然无法得出血缘和陪伴哪个更重要的答案,因为这不是一个孰对孰错的问题。[2][2]

参考资料

  • [1]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是枝裕和来北大,回顾《如父如子》中国首映礼现场[EB/OL].2024年12月03日.
  • [2] 1905电影网.这位最爱中国的日本导演,变了吗?[EB/OL].2024年1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