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幕后制作 剧本我们改了十几遍 本片剧本由商丘市青年作家祁明杰和市委组织部电教科科长张振华联合编剧,作者曾是我省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员,历时两年,写了近3万字,2003年11月份剧本在《电影文学》杂志上发表。呈送给省委组织部领导后,省委组织部的所有部级领导和省委副书记支树平、陈全国分别批示,要求真实地反映驻村工作的经历。刘满仓书记、王保存市长分别作出批示,要全力以赴把这部电影拍摄成精品。作为全国党员电教系统有史以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创作的第一部电影,也引起了中组部电教中心主任张金豹的密切关注,他亲自对剧本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影《特别村民》剧本研讨会,《农民日报》总编张文宝、我国著名作家刘震云与会并对剧本的锤炼提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部影片越拍越好看 导演王加宾说,一开始他对剧本不是特别满意,真正打动他的是今年7月份到商丘看外景地,并和组织部门的同志交换意见,在商丘的3天里,对他触动很大,他认为这和以往他接的戏都不一样,这个故事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编剧臆想的、编造的,是生活原型。剧本中那些驻村干部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农民的真实情感,是只有在深入到农村后,才能感触到的。 王导演说,在商丘的这段时间里,一下子唤起他对童年的回忆,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山东外婆家度过的两年快乐时光,想起儿时跟农村孩子一起读书、放牧、割草、抓兔子的情景,再加上去年拍过一部反映“三农”问题的影片《摊牌》,对这类影片有了感情。 回北京后他又得到中组部电教中心主任张金豹的鼓励,张金豹说“主旋律也是可以各种各样的,不是只喊口号”,他就对拍这部电影有了信心。到目前为止,大家对拍摄的进展都比较满意,都说这部影片越拍越好看。 用心去把握角色 这部影片的男主角由河南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吴广林扮演。吴广林告诉记者,他以前演主旋律的片子比较多,演过焦裕禄、吴金印等英雄模范人物,像这种组工干部驻村的形象与以往他塑造的都不同,拍这种体裁的电影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刚来的时候心里没底,这种主旋律的片子不好演。他一直在和导演琢磨,这部片子的核心是什么?我们的干部为什么对老百姓这么好?最后他们发现了一个理论,一下子就把这个人物撑起来了,就是我们党和群众之间像一条路,我们是来修党和群众之间这条路的。 说起怎么把握这个角色,吴广林说,张牧原有时候是个组工干部,是党的形象,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个人,应该从人性方面去挖掘,比如不能老是板着脸,不能老是讲大道理,应该和群众打成一片,从多侧面塑造这个人物的形象,还原他的生活状态,展现他独特的政治头脑,突出他的政治智慧,体现党的干部的自觉性。 花絮 ·200多名群众演员,一开始热情很高,但在太阳底下一遍一遍总是重复一个单调的动作,有些村民就不干啦,偷偷溜回了家。 ·电影中“二白话”的扮演者李小舟演夜戏时,手扒墙头往屋里看,一不小心,两只手被村民家墙头上的玻璃碴扎得鲜血直流,李小舟忍着痛,咬着牙,硬是没耽误拍戏。 ·拍电影时正赶上中秋节,走亲戚的很多,村民们都自觉把自家的亲戚拉到村头说话,小孩都抱到邻居家,怕有声音影响剧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