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背景
这部电影改编自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王红丽和她的代表作《铡刀下的红梅》, 自2001年创排以来,至今演出已经超过 2000场,并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是既叫好又叫座的戏剧精品。本片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耗时两年的成果,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首部豫剧电影。
[1][1]
表演心得
主演王红丽谈到塑造刘胡兰这个角色时称,“刘胡兰虽与我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有别,遭遇迥然,但在我们同年龄段的感情上多么接近啊!祖孙情,姐妹情,以及父辈们为我们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又何等地相似,何等地接近啊!如果我处在那个贫 困战乱的年代,处在那个如火如荼的革命氛围中,如果我面对敌人的枪口,面临着生死决择的时刻我又会怎样?我应该怎样?我的亲人们将如何面对严酷的现实?….…寻找着,寻找着,我品味出了透 心穿腑的苦辣酸甜,品味出了人之初的亲情、友情 和受教育后的事业情,回味出了人间的恨和爱,我的感情真的完全被溶入到刘胡兰这个人物中去了:一个土四五的女孩,生长在历经苦难的战争年代,受到相依为命的奶奶无比疼爱的恩养,得到革命前辈的真情关爱,她从小就立志投身于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革命事业,她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氛围中成长,她参加儿童团,参加妇救会,当她面对敌人铡刀的严峻时刻,大义凛然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年仅15岁的少年年华……啊!对,就是这种感情,我一定要演好她,让这位少年英雄在21世纪的舞台上有血有肉地站起来!”
[2][2]
参考资料
- [1] 李焕霞.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豫剧电影《铡刀下的红梅》首映成功[J].东方艺术,2012,(S1).
- [2] 王红丽.我爱胡兰子 《铡刀下的红梅》排演心得[J].中国戏剧,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