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for the Road
(1967)
影片由斯坦利·多南导演,弗雷德里克·拉菲尔编剧,两人虽然都是是美国人却长期旅居欧洲,50年代初期欧洲电影中表现出的颠覆传统的拍摄手法(镜头的快速变焦移动,外景拍摄等)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因此该片在创作上也结合了欧洲电影的拍摄手法,故事的发生并没有按照正常的线性时间顺序,而是采用大量的倒叙镜头作为意识流形成时空交错的感觉。电影多少带点实验性质,活泼中又不失严肃,呈现出一种既不是标准的好莱坞电影也不是标准的欧洲电影的气质。 导演斯坦利结合自己每年夏天和老婆一起骑摩托车环游法国的经验,在电影探讨了爱情、婚姻每个阶段的状态和问题。他说影片之所以使用一种隐晦的叙述结构,其意在表现马克和乔安娜一直沉浸在回忆当中;叙述时间不稳定就如同这对夫妻情绪的波动一样,其实故事不同的时间段从演员的服装、发型、旅行的车子等细节就能够正确判断出来。 在1960年代中期的好莱坞,当各大电影工作室都热衷于和谐家庭类的音乐剧如《音乐之声》等电影之时,导演此举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然而尽管迥异于其他采用常规叙述手法的电影,该片当时的票房成绩平平,可能在美国人眼里,这部探讨爱情和婚姻的片子多少还是有点怪异吧。 除了赫本的清新演出,该片中另值一提的是亨利·马奇尼的配乐为影片增色许多。马奇尼为多部著名电影写过主题曲,其中有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主题曲《月亮河》。该片的同名主题曲《丽人行》由他谱曲完成,同时他本人也认为《丽人行》是他的最爱。 赫本演艺生涯的最高峰 虽然导演斯坦利与赫本在《甜姐儿》与《谜中谜》两部电影中相处融洽,但是该片的合作堪称最佳。导演对赫本自身的优势、受观众喜爱的方面了如指掌,他将这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刚刚经历过婚姻危机的赫本对婚姻的看法也比较符合电影中的人物心态,由此她的表现也就更加真实自然,不做作,赫本的演艺生涯也在此时到达顶峰。在此之后,赫本接拍了一部影片就逐渐远离镁光灯,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全心投入到家庭与慈善事业中。 整部电影就是赫本的夏季服装秀,从条纹喇叭裤、嘻哈太阳镜到华丽时尚的帽子,众多60年代后期的时尚行头,就算是时尚达人也要为之咋舌。 花絮 编剧弗雷德里克·拉菲尔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提名。 当年的奥斯卡奖影后提名在均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丽人行》与《盲女惊魂记》中进行选择,最终她出演的《丽人行》与奥斯卡影后提名失之交臂。 导演斯坦利认为奥黛丽·赫本是乔安娜的首选也是唯一人选。最初导演给她发了邀请被她婉拒,因为此前她已经拍过一次类似的但并不成功的电影,所以电影的前卫拍摄手法并不足以吸引到她。但在看完整个剧本后,她表示非常喜欢,欣然答应接拍这个角色。 赫本在传记中透露她在该片中拍摄首次裸露镜头时非常紧张,尤其是裸泳的镜头。 奥黛丽·赫本很怕水,所以拍摄马克丢乔安娜到水中的镜头时,一些潜水员在镜头范围之外待命。期间由于潜水员跳水救奥黛丽的速度过快,导致有个镜头也搞砸了。 保罗·纽曼与迈克·凯恩是马克·沃伦斯的首选,然而保罗·纽曼拒绝了导演的邀请。 影片中那部名为“当下之日”的奔驰230是导演斯坦利的私人驾乘。其他的车型有“MG-TD”老爷车、凯旋先驱者、大众小面包、福特城市旅行车等。 导演斯坦利要求奥黛丽·赫本与阿尔伯特·芬尼在开车的场景中“自拍”。 导演在旁边的另一辆车里,而他们自己要按下摄像机的开关。 电影拍摄结束后,杰奎琳·比塞特接到好莱坞的一个大制作电影的角色。她随即离开了英国去了美国,于是在后期部分台词重新配音时,她的配音则由其他演员代替。 电影大部分在法国取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