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重生7.2

Reviving of Beikhuan

(2011)

幕后制作 以崔学选为原型塑造人物 曾执导过《闯关东》、《生死线》等热播剧的孔笙,面对这样的主题也坦言难度很大,“我们选取了几个人物来进行表现。在山东援建干部中,一个是援建北川的副总指挥李振河,一个是以援川干部的优秀代表崔学选为原型塑造的人物,适当进行了艺术加工。” 孔笙表示,“在援建过程中,山东就有三四万援建工人,这在电影中不大好表现,我们就寻找感人的东西集中到了这两个人物身上,以此来反映援建者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及山东与北川人民在援建中结下的深情厚意。” 此外,影片还展现了北川人民在救灾和援建过程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片中还表现了3个北川干部,他们的家庭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伤害,更加反衬出这部影片的意义,那就是不仅仅是为北川人民盖房子,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重建一个家园,是精神的重建。” 悬崖峭壁上的“拼命三郎” 为了再现地震后的真实场景,影片剧组将拍摄地点选在北川老城区。那里至今仍是一片废墟,悬崖峭壁。而且天公不作美,从开机起,就淅淅沥沥下了10多天雨,但是恶劣的环境丝毫没有耽误拍摄进程,工作人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艰苦的环境中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 “直到现在,北川附近的山体依然存在安全隐患,我们拍戏时就像是‘拼命三郎’。”制片主任李纪山表示,“由于有许多在悬崖上拍摄往山里运输物资的戏份儿,机位就架在地震山体滑坡滚下的石堆上,每块石头至少有半人高,这已经不是危险了,而是凶险。” 其实,最艰苦和危险的,是深山里拍夜戏。一场车子被滑坡砸在石头下的戏,右边是陡峭的山崖,左边的斜面上站了摄影、灯光、录音和演员30多人。“我们在山下看着,都为山上的弟兄捏把汗,10个小时的拍摄要多漫长有多漫长,真的是心在嗓子眼儿上。” 不过,孔笙满意主创人员的敬业精神,“这是一部带有灾难性的影片,不仅需要还原当时的灾难情况,还需要重现当时救援的情况,都是为了营造真实的环境,我们的主创人员尤其是演员都非常敬业,尽力把每个镜头都拍得最好。” 编剧谈剧本创作 首映式现场编剧赵冬苓谈到了当时剧本创作时的所见所感,她说:“接到创作任务的时候我们去了北川采访,在当地我们遇到一位小姑娘,三年前这位小姑娘和她母亲从地震中逃了出来,但是当时地还在动,山还在摇,那时小姑娘想,如果她跟母亲要死一个的话,她选择自己死母亲活下来,但是现在她的想法变了,如果那时能活下来一个的话,她希望她的母亲死自己活下来,因为她明白活着的人比死的人更加痛苦、更加艰难。听完她的话我一瞬间就找到了剧本的核心,所谓的重生不仅仅是增了几间房、盖了几座楼,而是灾后人与人相濡以沫人与人互相扶持,一起在灾后重见希望。” 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动 主演董勇谈及拍摄感受时表示:“这部戏让我非常的感动,第一次看粗剪的段落时我看哭了,这不是一部好莱坞大片,而是实实在在的故事,虽然这部影片用了很短的时间去拍摄,但是一定会感动许许多多的人,电影里的一些台词都是我在北川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话,因为被他们感动,所以很顺其自然的就加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