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of Scarecrows
(2008)
幕后制作 本片曾获得到釜山电影节亚洲基金赞助,后又在第13届釜山电影节上摘得新浪潮单元大奖(与日本片《无防备》分享)。导演卢景泰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曾是三星SI公司的一名股票经纪人。他的首部长片《最后的餐桌》受邀参加瑞士洛迦诺、美国圣丹斯等国际电影节并获得过釜山的亚洲电影振兴机构奖(Netpac Award)。 不是正宗科班出生的卢景泰在忠武路算是一个另类,前作《最后的餐桌》怪异而抽象的现代人面孔令许多人一时不能适应他的风格,同时也得承认影片给韩国电影的出路画出了全新的思维线索。卢景泰不是擅长用精巧的镜头来讲故事的导演,所以初看《稻草人之地》,电影中的人物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恐怕需要观众花费好一段时间才能理清当中的脉络。在各自的空间里慢慢张开自己“图形”的人物们,仔细体味着,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束缚在原地似的,和“稻草人”的片名一样,观众能清晰地看见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地方挣扎,然后束手无策的彷徨、等待到最后的落幕。 张智英、鲁伊坦和rain,三个被世俗社会孤立了的纯粹灵魂,在命运画下交叉点时,瞬间的激情和能量令人眼花缭乱,令人为他们能找到“知音”而感叹命运不待薄,但是激情过后的灰烬让他们的孤立感更加成倍地放大,萦绕在耳畔的也是干燥零碎味浓厚的音乐。 在极端荒暴寂寞的空间里,趣味的幻想性设定的故事和人物关系走向,在旁观者看来更像是一出极不留情面的小丑讽刺剧。卢景泰创作的这一反差,也就实现了初衷。事实上,长篇处女作《最后的餐桌》已经宣告了他执导的电影风格:不连贯的叙事,插入的质问和象征意味的镜头语言随处可见,《稻草人之地》作为环境三部曲电影中的第二部,延续和深化了这种超现实式的印象派风格。荒废的旷野,无人问津,只有几个竖立着的稻草人,可以证明这里也曾经是丰盛之地。逐渐被人们视作是情理之中的垃圾集中营,并不作任何的分类处理。从忠南洪城的垃圾填海造地到菲律宾的婚姻介绍所,卢景泰为了拍摄本片可以说是进行了一番“世界环游奇遇记”,批量生产排泄物却逃避责任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不仅仅是一国的问题。延伸到目前在菲律宾盛行的婚姻、收养孤儿,甚至连诚意也可以拿作当买卖的现代社会流行病。 导演费尽心血地设计几个角色登场,以张智英最具有代表性。因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身体的荷尔蒙在四十岁时发生可怕的变异,她突然变成了同性恋者(反社会性),终于,通过现代发达的科技——变性手术实现做男人的梦想(医院和媒体的合成品),同时她也是一名对回收垃圾的再利用设计的美术家——对死亡的物赋予新生。对食物类的垃圾进行污染度检查,剥除有机体,原本有严重洁癖症的她在垃圾的世界里生活,意味着矛盾和冲突的产生不可避免,而遗弃物的体积也在日复一日的蔓延,如同人们不可收拾的欲望和贪婪。反本能式的“艺术性尝试”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通过婚姻介绍所、带着孩子来到韩国生活的rain原本以为可以从此有幸福的生活,不料遭遇诈欺而再次回到贫穷的母国。鲁伊坦则是怀着对爱情的期待来到韩国,却也是失望而去……三个人可以说是不适应正常社会而被排挤的“遗弃者”,为了守护自己的意志和梦想而改变自己的身体,人类和垃圾开始了奇怪的“换装变种”游戏。导演的镜头对准了这一个个矛盾着改变也未能实现既定野心的无机、有机生命体的挣扎姿态,讽刺了当今这个被污染了的世间。结局,张智英不得不面对自己是女人的事实,象征了渴望从物质、精神层面都被污染的世界里逃离出来的人们最终还是狼狈回到肮脏的空间里,继续孤独、寂寞的人生旅程,卢景泰的观点虽是悲剧路线却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