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River Flows On
(1978)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8年摄制,著名导演谢铁骊、陈怀皑执导;这部电影云集了张瑞芳、陈强、于是之、王铁成、张金玲、王心刚、葛存壮、项堃等著名电影演员参演,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担当解说,影片以黄河的变迁为线索,描写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黄泛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所进行的难苦卓绝的斗争,以及解放后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改造黄河、变害为利的英雄业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现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袖形象的电影,结束了几十年来革命领袖形象空白的历史。 早在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就决定改编李准的新剧本《大河奔流》,他“试图通过波澜壮阔的艺术画卷,展示黄河和她的子孙们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 李准长期生活在河南农村,“文革”中又在周口地区(原黄泛区一带)插队落户近四年,曾为一百多户农民写下了家史,从中获取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素材,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大河奔流》,把河南当时的一些水灾情况写得很真实。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军前进把花园口决口了,河南形成了一个黄泛区,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部电影是两集,上一集写这一段,下一集写解放以后治理河道。当时,文艺创作一片荒漠,我一看到《大河奔流》就被它深深吸引。1977年初,开始了影片的筹拍工作。 从剧情看,《大河奔流》拍摄难度较大,外景多,转场多,拍摄时间长……我没有像惯常一样让编剧花费更大的精力和时间修改文学剧本。 这里有一个故事:此前一次外宾来参观我们拍戏,看见我们有分镜头剧本感到很奇怪,说他们都是现场分镜头。筹拍《大河奔流》时我们也考虑,我们在家写分镜头剧本,起码十天半个月的,有时争的面红耳赤,可到现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就决定不用分镜头剧本,而是搞一个导演实用的本子,一个提纲发给大家,使大家都知道这场戏后面接哪场戏,衔接点是什么,明确时空的关系。这个本子比文学剧本要碎得多,但是又不像分镜头剧本那样规定每个镜头的景别、景深、角度、镜头运动,后来还要注明大致的尺数。 《大河奔流》在银幕上第一次出现了毛主席、周总理。我要特别讲一下关于周总理的扮演者的问题。当时我们在选择周总理角色的时候就确定了赵丹,他也非常想演。我们在准备过程中专门请他来试装,试了好几次;试装以后,还让他在棚里把戏稍微演一下,有一个简单的布景,办公桌。赵丹是一个很好的演员,脸型、形体、体态、动作都很像,因为赵丹跟总理很熟,就这样确定下来。我们几乎要出外景了,忽然文化部党组正式向我们摄制组的主创和北影厂的领导宣布:赵丹同志不适宜演周总理,演其他角色可以。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跟江青的关系还没弄清楚,是指在解放前上海时的关系,因为赵丹出名比较早。这个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上级不是跟我们商讨,而是直接下命令,不让赵丹演。这件事赵丹耿耿于怀,他甚至为这个事情找到了邓颖超同志,问:为什么不让我演周总理?邓大姐了解情况以后,就讲这个事情你再不要问了。本来我们听说是罗瑞卿的意见,他说这个意见不光是我个人的,这就说明别人也有这个意见;尤其邓大姐这么一说,也就不再追问。后来,赵丹去世的那一年在医院里,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还耿耿于怀,说为什么一下就不让演了?后来用的是王铁成,这是他第一次上银幕演周总理,此前他曾在舞台上演过。 毛主席用的演员是于是之,没有近景,就是在黄河大堤上的戏。因为,于是之近景拍不太像毛主席。李准文学剧本第一稿并没有写进毛主席、周总理出现在黄河边的场面,“文革”时期也没有可能这样写,这样表现。 “文革”后,艺术家产生了在银幕上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愿望。我和李准经过共同协商,提出了在《大河奔流》下集中出现毛主席、周总理的设想,并付诸实施。 影片下集的片头字幕特别指出:本片下集将出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光辉形象,扮演者:于是之、王铁成。 毛主席的出场,是虚写;周总理的出场,则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得比较实。从天空出现直升飞机到大雨中向群众讲话,把影片推向高潮。雨中见总理一场,总理不打雨伞是历史事实;本来想用小雨,但考虑到当时的规定情景,还是用了滂沱大雨。王铁成的嘴部由于塑型化装,讲话很困难,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当时想演女主角李麦的人非常多,常香玉曾表示过想演李麦,但因为常香玉年龄偏大,所以可能性不大。最后,我们选中了张瑞芳。 这个戏出来以后,观众和电影界有一点争论,主要就感觉文化大革命刚过,这里面还有歌颂毛主席的部分。那时,大家对毛主席感觉有点距离,而且对毛主席还没有定论;邓小平恢复工作后,才对毛主席的功过三七开,这也是毛主席临终前自己说的。不管怎么说,毛主席是个伟大的人物。随后,电影局局长张骏祥有一次在会上讲,因为当时没有几部片子,《大河奔流》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一部影片。 有一次开会,张瑞芳见到我还提,她对《大河奔流》后来放得很少不太满意。因为她的亲妹妹张昕(陈荒煤的爱人)曾对她说过,《大河奔流》是张瑞芳演的最好的一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