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arefoot Dream
(2010)
幕后制作 “韩国希丁克”的传奇故事 韩国人金信焕是世界足球界的一个异类。他在2002年东帝汶独立之际就成为该国男足国少队主教练,仅用了三年时间便把这支队伍带得像模像样,在日本广岛举办的里维利诺杯青年赛连续获得冠军。最近,在韩国进行的U16足球邀请赛上,中国的国安和鲁能也派队参赛,东帝汶队最终获得冠军。金信焕表示:“比赛场面上我们占据了优势,射门的机会也比中国队多,东帝汶队完全可以战胜中国队。2005年我们东帝汶队在昆明参加过U12年龄的比赛,那时候我就是这支队伍的教练了。当时参加比赛的还有中日韩三国的队伍,最后我们是冠军。”因此,金信焕也被人们称作“韩国的希丁克”。 《赤脚梦想》正是根据金信焕的经历改编而成,并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召开之际上映,致敬之意不言而喻。 因《七天》、《作战》等片受到业内外一直关注的演技派男星朴熙顺此次挑战男主角,并与在《电影就是电影》、《仁寺洞丑闻》、《义兄弟》等片中有不俗表现的高昌锡同台飙戏。足球教练的角色对朴熙顺充满了绝对吸引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必须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障碍。东帝汶地少人稀,先后是葡萄牙和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地,因此当地语言混乱,葡萄牙语、印尼语、东帝汶语和英语交叉使用,为外来客造成相当的困难。为了适应影片的人物背景,朴熙顺每周三天进行印尼语和东帝汶语的突击培训,持续了三个月。而作为影片原型的金信焕教练则建议朴熙顺用韩语发音标注法学习外语,因此造成很多语言歧义的笑话。除了语言学习,朴熙顺还进行了足球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了大量专业术语。尽管片中亲自踢球的场面并不多,朴熙顺仍认真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练习。 然而,本片真正的主角还是东帝汶那些热爱足球运动的孩子们。2009年9月11日,剧组进驻东帝汶,在当地学校贴出试镜公告,并通过互联网开始招募演员。尽管对当地情况掌握不够,甚至没有合适的翻译,但试镜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在100多名候选者中也包括金信焕带领的队员。最后,剧组敲定了四位主人公,另外那些球技一流、表演到位的队员们也在影片中扮演了“自己”。 本片启用了颇具影响力的影片《北逃》的幕后原班人马,包括摄像指导郑韩哲、照明师朴建友和美术指导金贤旭。由于《北逃》的海外拍摄经历,他们深知在国外拍片的艰辛。然而,为着共同的感动,他们还是集结在导演金泰均的麾下,开赴东帝汶。金泰均表示,我们的剧组成员真的是吃尽了苦头,在语言不通的国度里举步维艰。摄像组和照明组整日在40度的高温下连续作业,为了捕捉当地最自然的风光,他们背着沉重的摄像、照明设备四处奔走,却毫无怨言。美术组要手工制作大量道具,干脆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最后交出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绩。 ·影片击败众多候选者,成为2010年韩国报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代表。 ·由于东帝汶地处赤道,终日炎热,温度在40度左右,令来自温带的摄制组颇不适应。拍摄期间,剧组为降温,共消耗了5吨左右的冰块。每人每天需配备1.8升一桶的食用水四桶,即便如此,大家也很少上厕所。 ·在东帝汶这样的小国家很少会有拍电影的情况,因此,当剧组需要大量群众演员时,即使存在语言障碍,还是需要做大量的解释说明工作。所幸,最后剧组在三天内成功动员了1500名群众演员,拍摄了足球大赛等群戏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