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日记3:酷暑炎炎

Diary of a Wimpy Kid: Dog Days

(2012)

“小屁孩”过暑假 作为一套非常受欢迎的电影系列的第3个故事篇章,《小屁孩日记3》改编自杰夫•金尼(Jeff Kinney)所著的“小屁孩”丛书中的第4本,原著是在2009年10月12日首次出版发行的,以一种异常诙谐且极具趣味性的图解方式,详细地描述了“小屁孩”格雷格•赫弗利正在经历的一个特别让人无法忍受的糟糕夏日……在学校放假之后,他和小胖子罗利•杰弗森一起来到乡村俱乐部,结果却因为处处挑剔、不停地抱怨,而被人赶了出来。如果你曾看过任何一本金尼过于热闹又纠结的原著的话,那么就不应该错过这个将它们搬上大银幕的机会——鉴于这套系列读物曾取得的惊人的成功,包括前两部影片共同凝结出来的一个文化现象,似乎处处预示着《小屁孩日记3》势必将会成就另外一次精彩的呈现。 这一次,之前曾执导过《小屁孩日记2》(Diary of a Wimpy Kid: Rodrick Rules)的英国电影人大卫•鲍沃斯(David Bower)将会以导演的身份回归,至于原作者杰夫•金尼,则继续稳坐在了制片人的位置上,他们要一起将这个属于“小屁孩”的理念在大银幕的世界里延续下去,好好描述一下被小主人公格雷格称之为“最恐怖的时期”的初中生活——作为一个过于臭屁和挑剔的“小屁孩”,正在过暑假的格雷格这一次的计划是在泳池里泡上整个夏天,借以躲避让人汗流浃背的高温,然后就像以往一样,这个总觉得自己如此地格格不入却又不得不身在其中的初中小男生,再一次将一切都搞砸了……似乎是嫌他不够烦恼、麻烦不够多一样,他那喜欢随时欺负和凌辱他的哥哥罗德里克也如影随形的突然而至,将本来就已经非常混乱的局面弄得更加无法收拾。 被搬上了大银幕之后,似乎也加速了原著小说的覆盖范围和流行程度,从最开始被翻译成33种不同的语言,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40种语言,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疯狂了,就连杰夫•金尼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以置信,他形容道:“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这套插画小说在文学领域里制造出的是多么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被改编成电影之后,很多东西都在无形中被放大了无数倍……我真的感到非常地受宠若惊,因为我竟然从中发现了我从来不知道其存在的语言,比如说——加泰罗尼亚语。” 包括一直为这套电影系列担任制片人的布拉德福•辛普森(Bradford Simpson)在内,在他看来,杰夫•金尼就是让这一切凝结成一个如此带有强迫性的整体的最稳固的根基所在,从文学领域到大银幕的世界,如果没有他的话,全部都将不复存在,辛普森说:“由于金尼的原著就是以插画和涂鸦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又带有极为广泛的指导意义,直接定义了改编影片需要遵循的视觉风格和想象力……最让人感到惊奇和意外的,就是金尼决定以真人电影的形式构架这样一个属于‘小屁孩’的立体的世界,虽然当时不被认可,可是如今已经接连拍出3部电影作品了,由此所取得的成功,也验证了他所做出的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正确决定——我始终坚信金尼的判断和洞察力,只要他愿意,我会一直陪他走下去。” 对于同样伴随着这套电影系列成长的史蒂夫•茨恩(Steve Zahn)来说——他在影片中饰演的是“小屁孩”那总是笑眯眯但有点笨手笨脚的爸爸弗兰克•赫弗利,不管是电影还是插画小说的领域,这套系列故事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还在于它们是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讲述出来的,茨恩表示:“我感觉杰夫•金尼自己就是一个小孩子,否则他是不可能如此完美地捕捉到这个年龄的男孩的想法和世界观的。虽然格雷格是那么地吹毛求疵又让人抓狂,假装很了解成人的生活,可是却也在时不时地提醒你,他到底只是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小屁孩’……显然,在金尼所付诸的视觉想象力当中,他觉得维持住格雷格这个人物背后最真实的本质,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无论是从文字还是影像的角度,这无疑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曾听到过的一个在我看来最受肯定、最值得炫耀的评论,里面是这么说的,‘我从格雷格的身完全上感觉不到任何成人的影子。’而这恰好就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初衷和目标。”金尼接着说:“在创作原著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竭尽所能地回忆、感受甚至体会,就为了能够真正记起自己还是一个小男孩时的那种心情,可以说我真的是为此想尽了一切办法——这确实是一个最具挑战性且异常艰难的阶段,好在我也得到了令人惊叹的结果,之前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一起臭屁,一起成长 相信这是每一个面临自己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的作家都会做出的坚持,鉴于两种故事载体的不同与多样性,他们可能不会特别地在意改编的过程中不得不出现的变化和置换,可是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希望能够尽可能地维持住故事里的人物的真实性,让他们最大程度的贴近现实生活,杰夫•金尼说:“当你观看电影版本的《小屁孩日记》系列的时候,你可能会和我一样,注意到这里面并没有出现有着特别强烈的存在感的女性角色……其实这也算得上是我特别设置的一个小关卡,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向观众传达一条信息,那就是格雷格不懂女孩,更不知道应该如何自然地与她们相处。但是,随着故事发展到第3个章节,我们的‘小屁孩’成长了,他也开始像其他这个年纪的男孩一样,更多的注意出现在身边的漂亮女孩,虽然有点抗拒,却仍然渴望着能够在她们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好能给对方留下一些不一样的深刻印象——于是,在《小屁孩日记3》中,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为格雷格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梦中情人。不过,我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在我将那么多时间用在了格雷格以及其他具有着典型风格的‘小屁孩’的身上之后,如今的我需要赋予的是一个女孩全面的性格以及展现,这又成了另外一个异常折磨人的考验……但是一想到格雷格与他的女朋友出双入对的那一天,我就忍不住开始兴奋起来,那肯定是一个特别有意思又不多见的景象。” 《小屁孩日记3》也第一次将整体的故事背景从初中校园转移到了外界的环境,暑假来临,学校就关闭了,格雷格也可以远离他最“憎恨”的初中生活了,然后他还给自己找了一份相当酷的工作——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扎克瑞•戈登(Zachary Gordon)今年14岁,如果他没有很早就以童星的身份进入电影行业的话,现在也是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小屁孩”,而如今他也算是在和格雷格一起经历成长,戈登承认道:“自从2010年第一部影片上映以来,这套电影系列就以每年一部的速度稳步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根基,不过对于我来说,饰演这个角色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最讨厌的就是格雷格这样的男孩……因为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很强的控制欲,而且他真的喜欢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与我本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为人挺和善的,所以我有很多好朋友。在我看来,把自己伪装成格雷格,确实是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让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这类人,然后找到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在大银幕上将他完美地刻画出来。” 在上一集影片中让格雷格吃了不少苦头的罗德里克也会继续将欺负弟弟的事业进行到底……由于扎克瑞•戈登自己也有哥哥,虽然他在学校从没有被校霸欺负过,但也难免和自家的兄弟产生一些争执,戈登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哥哥们经常吓唬我,然后想方设法的戏弄我——我觉得这与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不能混为一谈,我的意思是,毕竟我们是亲兄弟,而且我的哥哥从不会像影片中的罗德里克那么过分。不过,我觉得格雷格最值得同情的地方,不在于他都被谁欺负了,而是他根本就不懂得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防范。就像现在的我一样,因为我长大了,我的哥哥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欢折磨我了,毕竟他们知道我会反抗了。” 虽然在电影的世界里针锋相对,但是在镜头之外,扎克瑞•戈登与出演了罗德里克的戴文•博斯蒂克(Devon Bostick)其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戈登描述道:“他真的就像我的哥哥似的,处处给我关照和体恤,我们一起相处的非常融洽,而且获得了很多难以置信的快乐……特别是需要我们出现在同一组场景中的时候,就意味着博斯蒂克又要使坏‘欺负’我了,我们甚至还约定好了,允许大家可以即兴发挥一下,这样就多了很多意外和未知,也让这一切变得愈加地有意思起来。事实上,对于在影片中把我整得那么惨,博斯蒂克其实是非常地愧疚的,所以他总是在想办法补偿我——比如说我这个人最愿意玩捉迷藏,虽然他不喜欢,但也一直陪我玩,比我的亲哥哥还要贴心。” 早在《小屁孩日记2》的时候,格雷格就已经迷上霍莉•希尔了,等到了新一集的故事,他们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扎克瑞•戈登说:“在经历了最初的难堪与束手无策之后,格雷格也终于开始摸索着如何与他最初认为是‘猛兽’的女生相处了,我觉得他们之前的关系要比情窦初开更加地朦胧一些,也许只能算是一种单纯的好奇心而已,而且是相互的……在前一集影片中,由于罗德里克的从中作梗,使得格雷格在霍莉面前出尽了洋相,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格雷格对此显然有着更深一层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