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数字电影故事片《将军的选择》的是以中国国民党最年轻的少将参谋谢世严的生平为素材编写的剧本,主要截取了他人生最后的三年生活片段,即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谢世严作为国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到武汉接收日本资产,因为不愿跟国民党党政军特的贪污腐败分子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而被国民党军统陷害入狱,然后被共产党暗中营救出狱,并被策反为共产党的地下谍报人员,向党组织传递了国民党攻打张家口的作战方案等重要军事情报,直至被国民党保密局抓捕,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在南京中央监狱,年仅三十六岁。 作为一部带有人物传记色彩的电影故事片,《将军的选择》在创作伊始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不熟悉谢世严这个历史人物的观众对影片感兴趣,并且能通过本片对谢世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为此,《将军的选择》将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围绕发生在谢世严这个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发掘一些具有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元素,进行故事情节的编织,结构全片: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对跟谢世严相关的人物进行了戏剧性的勾连和虚实结合的处理;在故事情节的构架上,采用了史诗写意、详略得当的叙事方式和悬疑叠生、环环相扣的叙事手段,在较为真实地展现出一个特殊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影片的可视性。 由于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并涉及到武汉、北京和南京等多个地域空间,既要在影片中较为准确地复现出当年的历史风貌,又要生动形象地,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和有限的拍摄周期内,在保证影片质量的前提前,较为完整地表现影片的内容,是影片的拍摄团队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为此,影片中必要通过几场必要的有一定规模的群众场面(如:影片开场谢世严所在的国民党军将士们欢庆抗战胜利;谢世严和陈立新在武汉火车站邂逅相识;谢世严初到北京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举行的新春联欢会;北平的大学生举行反迫害、要民主的游行示威活动等)来营造历史氛围和表现谢世严思想转变的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影片在拍摄和制作中要严格把握道具、饰物等细节,尽量符合历史的原貌,在场景的选取和改造可以采取避实就虚,总之,全体摄制组成员要本着以巧取胜,以小博大的创作态度,竭尽全力完成好影片的拍摄和制作人物。 以上所述权作影片创作的立意和宗旨,以统一影片摄制团队的创作思想。 关于表演。谢世严身为国民党最年轻的将官,在抗战胜利后即被委任为一方诸侯,身上自然带有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特质,因此,这个人物在影片的出场和亮相即给人带来一种英武之气,当他被军统陷害入狱后,看请国民政府的黑暗和腐败后,他开始对国民政府产生失望,而且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进而开始思索中国的希望和出路在哪里,最后在陈立新的引导之下,谢世严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之路,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人物的心路发展的历程和心理转变的层次,是塑造好谢世严的关键所在。另外,对谢世严的转变起到主导和关键作用的陈立新也是本片的一个重要人物,作为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物,这个人物对影片叙事的悬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出场和亮相区别于谢世严的在于他身上有一种纨绔气,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才会慢慢看清他的庐山真面目,至于其他相关人物(如孙连仲、朱佩媛、葛正文、甑平凡、唐曙东等),只要选择的演员跟人物的气质相对,演员的扮演水平足够专业,就能完成塑造各个人物的人物。 关于摄影。要在相对集中的拍摄周期里,完成好这部地域和时间跨度较大的影片的摄影造型工作,并且能较为准确地用影像表现出地域风貌的不同和时间递进的层次,是摄影造型部门的工作重点,首先我们要确立影片的一个统一的偏橘黄色的影像基调,使影片的影像在整体上看上去有一种怀旧的年代感,在影片的前半段,无论是光影的影调,还是摄影机的运镜,都要有一种轻快和舒缓的节奏,在影片的后半段,随着叙事节奏的加快,影调逐渐变得厚重起来,摄影机的运镜也变得短促,而且通过后期剪辑体现出节奏的变化,当然,结尾处要跟开场呼应,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表现得不悲不切,给人以一种向上和希望的感动。 关于美术。为了更好营造历史气氛和切合影片的叙事风格,美术部门在场景的选择和改造上以深灰和橘黄为主要基调,因此,在人物的造型和服装的选择拒绝明艳的色调,尽量贴切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家居和办公室的陈设,以及戏用道具的设计和制作都要符合年代的特质,尽力做到准确无误。 关于音响和音乐。一如我以往的影片,本片的音响设计不仅是扩展画面的空间感,而且还要作为场景转换的手段。本片的音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要有一组表现宏大的历史叙事的管弦乐,用在影片中几场重要的群众的场面中,表现那个动荡不安的特定年代的历史感;二是要有一组表现人物情感关系的抒情音乐,要有很强的旋律感,低沉而忧伤,三是要有一组跟影片叙事风格相符的具有内在的张力烘托环境气氛的音乐,以更加生动有趣地表现影片的情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