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从乡村音乐到饶舌歌曲 从圣诞颂歌到美国最脍炙人口的乡村福音歌曲《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再到永远流行的音乐剧《福音》(Godspell),可以说,与制造“快乐的噪音”有关的想法或概念,已然超越了所有宗教、文化以及背景的限制……为《快乐的噪音》担任了编剧以及导演的托德•格拉夫(Todd Graff)承认道:“动听的旋律和歌词永远是一门在全世界都能通用的大众化语言,而福音音乐自然也不例外——如今,这种音乐形式也在不断地进化,已经从传统且神圣的教会之声,开始向着摇滚、嘻哈和R&B慢慢的过度和发展,而这一切都将在这部影片中得到最为真实的体现。” 从自己儿时的记忆中获得了一些创作灵感,托德•格拉夫以两位都拥有着相当强悍的坚定意志但性格和喜好却截然相反的女性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围绕着她们发展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与现代音乐有关的情感故事——在同一个位于南方小镇的福音唱诗班中,她们为了赢得一场全国性质的竞赛,分别展开了属于自己的激昂且诙谐的诉求,至少她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为这个处在艰难时期的小镇重新带来希望,格拉夫说:“我自己就是在一个由音乐包围的环境下长大的,几乎每个周二和周四的晚上,我的家里都会聚集一屋子女人,她们在我妈妈的指挥下尽情地歌唱着,真的是给我留下了特别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也许你很穷,过着朝不保夕的恐慌生活,甚至你所爱的人发生了一些非常糟糕的事情,但是,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艺术和音乐、信仰和家庭,就可以让我们重新变得快乐起来,然后努力地去战胜和克服所有的困难,因为我们勇于尝试,也愿意为之而奋斗。” 托德•格拉夫为《快乐的噪音》笼络到的是两位电影界和音乐界的偶像级别的人物,她们分别是奎恩•拉提法(Queen Latifah)与多莉•帕顿(Dolly Parton),在影片中饰演的是唱诗班的两位特别重要的女性。与格拉夫比较相似的是,拉提法在这一方面也有着相当深刻的渊源,她有很多亲戚都曾在唱诗班里担任过总指挥……同时还兼职着乐团里的行政工作,拉提法描述的是一个保守的母亲形象,她的角色薇•罗斯•希尔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剔除掉所有的可能出现变化的情况,将风险降至最低,拉提法形容道:“在这部影片正式开拍之前,我和帕顿进行了很多次谈话和交流,我们一致认为,在制作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开发出一些更为美妙的歌曲,能够让人情绪高涨并受到真正意义的鼓舞。从本质上看,《快乐的噪音》讲述的是人们如何去面对挑战,最后团结一心完成了目标,并重新焕发出了迫人的神采——而这恰好也是现代人最最需要的,他们迫切地想要重拾希望。” 多莉•帕顿在影片中扮演的则是G•G•斯派洛,一个有见识有勇气的教会赞助人,她更渴望看到的是唱诗班能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走进21世纪,帕顿说:“我怎么能拒绝这样一个让人着迷的表演机会呢?不仅是因为这部影片有着非常强大的音乐驱动力,而且它还讲述了一个特别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反衬出的是强有力的家庭维系……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人,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里,我想我们都需要某种形式的勇气和鼓励,而且我真的为奎恩•拉提法而疯狂,自然盼望着这次与她的合作。” 几位制片人立刻就被托德•格拉夫为这部影片所付诸的想象力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他们都意识到,这个故事提及和探讨的恰好是当代如此多的人正在面对的话题,不管是小城镇还是大城市,无一例外……出现在《快乐的噪音》中的几个核心角色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仅要对他们所在的社区有信心,更要相信他们的教会,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音乐和笑声来表达的,身为制片人的迈克尔•G•内桑森(Michael G. Nathanson)强调道:“这部影片包含的是充满深情和灵魂的温暖,而音乐本身代表的就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最终勾勒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整体性的励志传奇,让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获得最大化的乐趣——从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歌曲,到多莉•帕顿的原创作品,其中包括非常鼓舞人心的《爱不够》(Not Enough),最后是由奎恩•拉提法演绎的强有力的经典福音独唱《上帝请修复我》(Fix Me Jesus)。” 在音乐的祝福中重新振作 随后,凯瑟琳•保拉(Catherine Paura)和她长久以来的合作伙伴约瑟夫•法莱尔(Joseph Farrell)也都加入到了制片人的行列,不过让人感到惋惜的是,法莱尔在2011年12月份不幸去世,也就无缘看到这部影片亮相大银幕了,保拉说:“我和法莱尔一下子被托德•格拉夫所创造的生动鲜明的各色人物给深深地迷住了,而且年龄层次还跨越了几代人——在结合了音乐的成分的基础上,每一个都因为独特的构架和气质,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尤其是当我看到多莉•帕顿和奎恩•拉提法的名字同时出现在演员表中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我们竟然真的这么幸运,所以我们都有理由对《快乐的噪音》寄予厚望。” 而对于另外两位制片人布罗德里克•约翰逊(Broderick Johnson)和安德鲁•A•科索夫(Andrew A. Kosove)来说,他们同样从这部影片所包含的主题中获得了极大的启发和共鸣,正好符合他们一直标榜的电影风格,科索夫解释道:“在电影这个行业,你只有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能遇到类似的电光火石的一刻,而《快乐的噪音》在我看来产生的正好就是相同的感觉……不管是多莉•帕顿还是奎恩•拉提法,只要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合作都是相当令人难以置信的,更何况是两个同时出现呢?她们不仅是非常伟大的音乐家,而且还是极富天分的表演艺术家,她们所饰演的角色生活在一个正处于艰难时期的小城镇——就像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一样,于是居民们凝结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他们想要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下,收获一些非凡的奇迹,以此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由于《快乐的噪音》中的音乐代表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故事元素,所以曾经获得过格莱美的作曲家莫文•华伦(Mervyn Warren)也就当仁不让地受邀为这部影片完成原声乐的部分,他需要负责的不仅仅是原创歌曲,同时还得为那些经典的老歌融入一种全新的质感,布罗德里克•约翰逊说:“华伦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一位音乐人,他展现出来的是卓越的才华,作为之前我最喜欢的灵魂福音团体‘取六合唱团’(Take 6)的成员之一,他从一开始就对我们说,‘这显然并不仅是一部单纯地描述福音音乐的电影作品,而是混合了其他不同的演奏形式和音乐类型,只不过恰好是通过一个唱诗班演绎出来的罢了。’华伦为我们交出的是一份不可思议的答卷,我们发现自己手中掌握的是覆盖范围非常广的音乐分类,从克里斯•布朗(Chris Brown)到‘亚瑟小子’(Usher),而且全部转变成了福音的风格,包括歌词在内,也都是围绕着宗教信仰展开的。这部影片中的音乐与个人化的故事都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的关联,只要是有人正在经历相同的困境且希望能够得到激励,那么他们就都能如愿以偿。” 影片开始于一个地方上的福音音乐的比赛,来自于帕卡肖小镇的唱诗班正在吟唱着有如天籁一般的旋律,包括台下的观众在内,他们异常高涨的情绪暂时掩盖了这里正在经历的经济危机,随处可见的都是一些抵押还债的封条和单据……从表面上看,唱诗班今年一定要一雪前耻,将失之交臂的冠军夺回来,但事实上呢,真正的对抗其实发生在G•G与薇•罗斯之间——在创造这两个角色的过程中,托德•格拉夫其实是从他的妈妈身上获得了极大的创作灵感的,他描述道:“在我发展剧本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异常清楚的信号,我觉得薇•罗斯真的是像极了我的母亲,然后我马上想到了奎恩•拉提法,我知道再也没有比她更适合扮演这个角色的人选了。” 很早的时候,托德•格拉夫就已经和奎恩•拉提法是非常熟悉的好朋友了,所以他们知道,两个人一直分享的是相似的音乐品味,拉提法说:“我实在是没办法拒绝这个与格拉夫合作的机会,正是他与生俱来的与音乐有关的根源,最终才促成了这部影片的成行。他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更是一名编剧兼导演,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这个故事的方方面面当中。”格拉夫则认为:“我知道大家都觉得我不像是这样的人,其实我真的对纽约的音乐世界的老派风格特别地热衷,而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和拉提法确实是非常地合得来,而她之所以如此喜欢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因为她真的很了解自己饰演的角色,更大的原因来自于我的妈妈才是那个名副其实的人物原型——薇•罗斯显得有点保守且心情焦躁,由于她的丈夫并不在身边,所以她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她需要抚养的是两个正处在叛逆期的少年,她是一名护士,如今成为了唱诗班的指挥,她身上背负的无疑是非常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