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名单

Kill List

(2011)

一个量身打造的恐怖故事 作为一部由本•维特利(Ben Wheatley)自编自导的英国电影,《杀戮名单》无疑是一部带有着极大的趣味性且融合了多种类型元素的影片,让你没办法轻易对它下定义。与维特利之前的作品《罪恶之家》(Down Terrace)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同样是以英国本土为背景,预算也被控制在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合理的范畴当中,却总是能够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维特利解释道:“当你想要制作一部影片的时候,你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出发点……以我们为例,在完成了一部犯罪喜剧之后,我们当然想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尝试,于是我们有了拍摄一部恐怖电影的想法,因为我们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重复一样的话题。当然,可能也有人会说,《杀戮名单》的开篇也有着浓郁的犯罪气息,但是我从没有把里面的人物当成过罪犯,我觉得他们更像是工人阶级的战士,他们也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已,为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收取报酬。” 事实上,早在《罪恶之家》的时候,本•维特利就已经与迈克尔•史麦利(Michael Smiley)有过默契度十足的合作了,所以他自然期望着能够有机会再度结缘,再加上他一直非常欣赏尼尔•马斯克尔(Neil Maskell),也促使他有了以他们为人物原型创作一个电影故事的想法,维特利说:“如果非要追究《杀戮名单》的起源的话,史麦利和马斯克尔确实是赋予了我很大的创作激情和动力,也让我在确定了主要的演员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围绕着他们构架一个虚构的恐怖环境……事实上,我们是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才最终有了制作这部影片的想法的,也就是说我们依据的并不是那种传统的电影制作步骤,我们先是拍了一个长达6分钟的短片,然后把它展示给投资商们——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聚集到所需的拍摄资金。” 对于本•维特利来说,即使《杀戮名单》并非那种对成本有着很大的要求的电影作品,可是如何收集到足够的预算,仍然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维特利坦承道:“我想这也是这种独立制作的小片子最为可怕的梦魇,因为只有筹集到资金,才能掌握住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我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路,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电影作品不断地在这个制度体系下沉沉浮浮的根本原因,几乎是随时都会出现变化,很可能会彻底地摧毁你之前的一切努力,让你不得不转向其他的领域,有的时候甚至都来不及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基本上而言,完成了《罪恶之家》的拍摄工作之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杀戮名单》的剧本的创作,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稳固且优秀的演员阵容以及前期的资金投入,可以说一切都在以一种我们意料不到的速度前进着,也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最为理想的状态了。”在影片中饰演了谢尔的瑞典女孩玛安娜•本灵(MyAnna Buring)接着说:“维特利是我所见过的效率最高的电影人,而且他还总是习惯于将全部的功劳归咎给别人。其实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个如此顺利的日程安排,与维特利的努力和帮助是分不开的,自然也让整体的计划变得愈加地简单可行起来。” 其实本•维特利差不多写了有三、四个剧本,有和别的编剧合写的,也有自己独力完成的,全部都是按照不同的预算标准核实过的,而《杀戮名单》就成了这里面花费最少的一个,维特利说:“按照我最初的打算,这部影片确实是与《罪恶之家》有着故意而为之的相似之处,这样在我们没得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作《杀戮名单》了,即使我们最终没有找到愿意投资的人,也无法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打从一开始,我就已经预见到了这可能会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过程,所以我尽可能地将一切都维持在不超过《罪恶之家》的水平线上,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退路和选择。” 一个势在必行的电影计划 在正式进入这种小成本的电影制作业之前,本•维特利在事业的选择上还是相当地有意思的,既拍过网络视频,又执导过商业广告,最终一步步抵达了他真正心之所向的电影行当,维特利形容道:“这似乎已经成了每一位导演不得不面对的最为巨大的一个挑战,不管你想要做出的是什么样的尝试,能否找到资金也成了是不是应该继续下去的惟一判断标准——因为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这一部分也是你最没办法左右的关键所在,哪怕你可以买到特别便宜的设备,可是如果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再伟大的雄心壮志也只能沦为空谈……所以我使用的办法就是,制作一个自己的网站或主页,经常上传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拍摄的短片或视频,随着积累的内容越来越多,你最终肯定能够找到一条期盼许久的出路。即使我的事业之路看上去就好像是事先安排好了一样,可事实却全然不是这样,也没有那个必要——你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然后努力地让一切都变得可行起来。我想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我一直都在做一些和电影有关的工作,比如说我曾经当过剪辑师,也做过特效处理,如今则专注于编剧和导演的领域,而且还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幕后的制作当中。即使这里面有很多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但你至少要知道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盲区,最终脱离你的掌控。” 显然,在本•维特利看来,想要在这个行业里站稳脚跟,至少要对电影体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维特利说:“相信即使是碰到了不在你控制之内的情况,你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了,而且也没办法将你需要担负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其他人……当我还是一名剪辑师的时候,我知道了应该如何拍摄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这样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应该如何去构建一组特定的场景——举个例子,如果我正在完成的是与死亡有关的内容的话,我就可以向演员明确地说明这里面的切换关系和角度,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拍摄机会……我知道应该如何去捕捉那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而且当我应用到《杀戮名单》中之后,确实也得到了非常棒的效果,我想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如此地顺利,应该是我做剪辑师时积累的经验发挥了基本的作用。”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杀戮名单》都具备着一个相当有趣味性的开端,玛安娜•本灵表示:“就像本•维特利之前一直强调的那样,我们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一部电影短片才有所接触的,当时和我演对手戏的是尼尔•马斯克尔……后来,当我们一起出去喝咖啡的时候,维特利才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围绕着一名失业的杀手展开的故事概念,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震撼的心情,立刻就向维特利表态,声明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他找到了合适的时机拍摄这部影片,我都会无条件地加盟进来——我知道,我们总有一天会再次聚到一起的,果然,没过多久,我就接到了维特利的电话,他希望我能为这部新作《杀戮名单》做一些阅读方面的工作,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维特利竟然为我量身打造了一个角色,那种感觉实在是太令人惊叹了,我真的是非常地受宠若惊。可以说所有的一切都发生的很突然,我们又一次集结到了一起,还有马斯克尔,我们都曾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如今能得到这样一个重新熟知彼此的可能性,实在是太棒了。确实,就像维特利承诺的那样,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下一秒钟,我发现我已经和马斯克尔一起站在了拍摄现场,与我们一起的还有迈克尔•史麦利以及艾玛•弗莱尔(Emma Fryer),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 多次合作的经历也让本•维特利与几位演员之间变得异常地有默契,心照不宣的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在《杀戮名单》中添加了很多他们惯常使用的即兴表演,维特利说:“包括之前的那部《罪恶之家》在内,有的时候,就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判断出来哪一部分是按照剧本演绎的,哪一部分又有着很大的即兴成分,包括对话在内,全部都混在了一起,真的是很难做出一个明确的划分,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显得如此地自然且真实……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拍摄工作会被分成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是按部就班地根据剧本的情况而定,而另外一个就是得到了升华之后的更加深层的解释——我想这也是我们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积累下来的一项技能,所以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一些即兴的尝试,而且还为影片制造出了如此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大环境。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过多地追求这方面的效果,因为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需要极大的默契的表演技巧,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本•维特利所付诸的视觉想象力里,这部影片中喜剧的层面对于他来说同样是非常地重要的,他也喜欢演员们更加关注的是自己角色的幽默感,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制造笑料而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噱头,维特利认为:“也许是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严肃对待的话题吧——比如说《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出现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物虽然都有点言过其实,却带有着充满着灵性的理解力……我想说的是,笑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本能,不管我们身处的是多么恶劣或艰难的环境,都不能阻止我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玛安娜•本灵则补充道:“与维特利合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机会,如果你饰演的是一个饱含着人性的人物,你很快就能受到他制造出的某种故事氛围的影响,变得烦乱不安起来,几乎出现在《杀戮名单》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的跨度。” (文/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