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wakening
(2011)
来自于过去的梦魇 由在电视的领域颇有建树的英国电影人尼克•墨菲(Nick Murphy)自编自导,《觉醒》最初所遵循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另外一位编剧史蒂芬•沃尔克(Stephen Volk)早期完成的一个电影剧本,墨菲回忆道:“我即刻被这样一个故事给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展开的,她来到了一所寄宿学校,目的是为了揭穿所谓灵异事件背后的真相的……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一股子难以言喻的潜在能量,尤其当我意识到这里面真正的概念和主题,其实关乎的是失去与死亡的时候,我就更加地沉迷了。沃尔克将背景时间设置在了上世纪20年代,不过并没有将太多的重心放在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上,这里面最令我感兴趣的地方,就在于我们都会看到鬼魂,而且这取决于我们的需求,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真正渴望的——如果你想要制作一部电影作品的话,首先脑子里必须得形成一条单一但完整的故事线索,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后续的内容,毕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我们想要讲述的到底是什么,同时还不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其他东西分神,继而走错了方向。” 在影片中饰演了女主人公弗罗伦丝•卡斯卡特的是丽贝卡•豪尔(Rebecca Hall),在经历了一个过于痛苦和沉重的过去之后,她决定彻底地尘封自己童年的记忆,直到她长大以后故地重游,所有的一切才再度涌上心头,有如厚重的乌云一样挥之不去,豪尔说:“《觉醒》讲述的是一个混合了多种类型元素的恐怖故事,却传递出了一种非常强大的情感力度。与此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个显著又非凡的女性角色,而且与我之前尝试过的那类电影形象完全不一样,自然是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又怎么可能轻易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呢?当我阅读剧本的时候,我马上就对里面的内容产生了某种切身的感受和共鸣,然后从我的表演事业今后的发展来看,我也真的很需要这种可以制造出如此醒目的存在感的电影人物,要知道恐怖片早就成了她们最常出现的一种大银幕环境了……所以,我当初的想法就是,既然大家都愿意看到一个女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尖叫或慌乱的逃窜,那么能够出演这样一部影片,也不是什么坏事。再加上我们正在讲述的这个故事要更加地具有趣味性,而这基本上源于弗罗伦丝过分自信的态度和坚定的意志力,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是相当传统又典雅的骄傲,所以当她慢慢地发现这里面曲折离奇的秘密之后,并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才会让人跟着她一起深陷在心痛与难受的漩涡里无法自拔。通常情况下,我几乎不会考虑接演这种很有悬疑色彩的恐怖电影的,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也意味着,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同时经历过这么多极端的情感变化,对于我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因为我差不多出现在了影片的每一个画面当中,算是一份非常繁重的表演工作。让我感到特别庆幸的是,我能和这么多有天分的电影人合作,特别是尼克•墨菲,真的是给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满足感和快乐。” 随着尼克•墨菲确定为《觉醒》担任导演,他也接手了剧本的改写工作,然后以丽贝卡•豪尔为人物蓝本,创造了弗罗伦丝这个角色,墨菲承认道:“那种感觉确实是有点怪诞且让人不安,因为在此之前,我和豪尔从没有见过面……所以,后来我们共进午餐,我对她提及我是专门为她量身定做了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的脸色瞬间变的不太好看,我想她可能把我当成那种喜欢尾随的变态了。然后,我们把写好的剧本给她送了过去,她几乎是立刻就给予了我们热情的回复,而她也终于相信我之前对她说的那些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能够引起豪尔的兴趣,也为我们的影片加上了最重要的一枚砝码,我们不但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甚至已经预见到了一个伟大的结局。” 一个病入膏肓的国家 事实上,尼克•墨菲之所以决定将这部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年代,主要还是为了强调贯穿始终的与死亡和失去有关的话题,墨菲说:“我希望《觉醒》的基调和风格给人的感觉是沉重且压抑的,虽然是夏天,可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主要想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病态的氛围,就好像整个国家都已经病入膏肓了一样……然后,出现了一个弗罗伦丝这样的女人,她就像是幽魂一样在这个让人窒息的世界里游荡着、寻找着。我们都知道一个既定的事实,对于英国来说,正是在步入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越来越相信灵异事件的真实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标志之一。1921年,整个国家的人数减少了至少1百万,他们就这么消失了,战争和流行感冒的肆虐残害了他们的生命,同时也洗劫了当时的社会——为了弥补由此产生的裂痕和情感上的缺失,大家开始想象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的存在着鬼魂呢?这更像是一种群体性的意淫。” 虽然在此之前,丽贝卡•豪尔从没主演过一部如此纯粹的恐怖电影,可是在她看来,除了过于极端的情感方面的转换,其实这与她其他的作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豪尔形容道:“我从一开始就假设这是一个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的电影角色,我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完全浸泡在这样一个沉重的世界里,努力地做到最好……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各种与情感有关的分类当中,似乎只有恐惧是可以真实存在的,根本就无需演绎,你也不必假装受到了惊吓。当你真的进入到某种境界的时候,再加上周遭环境和气氛的渲染,很容易就能让你进入害怕的状态,所以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来诠释这个故事的。” 围绕在弗罗伦丝周遭的,全部都是一些带有着某种程度的损伤的男性角色,而这主要是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决绝与强悍,尼克•墨菲说:“这是我故意营造出的一种以人物为主的组成和构架,对此,我们在创作这部影片之初就已经达成了一致和共识,因为我们都看够了这类作品里的女性形象的千篇一律,我们意图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意志坚定的福尔摩斯类型的女主人公……但是,我们都觉得单纯地让弗罗伦丝变得强大起来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决定在其他人物身上动动手脚。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多米尼克•威斯特(Dominic West)所扮演的罗伯特•马洛里绝对不是拯救了弗罗伦丝的那个人,相反,我们决定把这个重担放到汤姆的身上——我们不需要这种戏剧性的桥段,我们追求的是更加写实的讲故事风格。” 就像尼克•墨菲一直提及的那样,我们之所以能见到鬼,是因为我们出现了类似的需求,而反过来,则是一样的道理,墨菲表示:“事实上,在完成剧本的过程中,这个想法就已经浮现出来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了成熟……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一所寄宿学校,就像我们在经历了失去的痛苦之后,压抑的心情和心里的空虚无处填补,于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就成了我们惟一能够努力的方向。我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小孩,影片里所描述的那些校霸欺负人的事件,也都在我身上发生过——我想就寄宿学校的大环境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因为太常见了,反而很容易被无情地忽视掉。对于我们的影片来说,这些内容实在是太贴近整体的核心部分了,这是一种对朋友过度迫切的需求,哪怕人已经死了,可是这种欲望却仍然残留在他生前呆过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学校里……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相当诡异的结论,谁说死人就不需要朋友呢?” 《觉醒》是尼克•墨菲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带给他的是与电视领域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墨菲说:“这里最为本质的区别,就是对电视剧而言,你可以进行某种类似于遥控的操作,进行远程的监控,但这在电影的世界里却完全行不通,因为我们不得不跨越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从空间到时间再到资金和资源,处处充斥着局限性,毕竟我们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把空缺填补上那么简单,我们必须得把所有的元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我回想自己看过的最喜欢的电影作品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了《21克》(21 Grams),我真的被它彻底地征服了,所以我决定在我的导演处女作中延续这个有着如此显著的特色的故事结构,我也逐渐意识到了,电影的魅力到底来源于何处——这些全部都是我在电视的世界里从不曾有过的体会,让我心甘情愿地为之沉沦,并最终决定把自己完全浸泡在这样一个影像的大环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