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age
(2011)
到底是礼数周到还是伪善? 《杀戮》改编自雅丝米娜•雷札(Yasmina Reza)所著的一部名为《杀戮之神》(God of Carnage)的舞台剧,当时曾经在戏剧的领域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里面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但偶然会让你感到些许痛苦的喜剧故事,关乎的是两个家庭是如何在他们的小孩发生争端之后,最终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对立面的——这部影片将所有的焦点完全放在了4位衣着考究的美国父母之间滑稽可笑的矛盾以及稀奇古怪的偏见上了,以一种不可预知且令人震惊的发展趋势,然后在一个非常欢闹的故事氛围之下,揭开了他们隐藏在礼貌性的矫揉造作的表相之下的伪善。 原著戏剧一经首映,就得到了评论界和剧迷们的双重肯定,随后分别在巴黎、伦敦和百老汇进行了巡演,几乎是场场爆满,并最终在赢得了包括最佳戏剧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多个托尼奖……当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第一次看到这部舞台剧的时候,他马上就从中预见到了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电影品质,波兰斯基回忆道:“不管是从基调还是从调色上,《杀戮之神》具备的都是一种特别喧嚣的快节奏的讲故事风格,而这里尤为吸引我的,是实时的情节的发展——我是永远不会去制作一部过于循规蹈矩的电影作品的,但是我不记得之前曾经看到过拥有类似的纹理的影片。” 在确定了拍摄意向之后,罗曼•波兰斯基不假思索地联系到了这部舞台剧的原作者雅丝米娜•雷札,委托她亲自完成改编剧本的创作……原著最开始的时候将背景地安置在了巴黎,等到了百老汇巡演,就变成了纽约,然后在波兰斯基的授意下,被搬上大银幕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将发生在布鲁克林,波兰斯基说:“对于我来说,我认为这样一个故事更适合美国而非法国,所以我才会选择布鲁克林,我觉得这里对于一个不拘泥于形式的自由家庭而言,要更加适合生活和居住。” 与此同时,罗曼•波兰斯基还希望能够将原版戏剧里实时的场景安排平移到电影的世界当中,整个故事历时90多分钟的时间,几乎是没有任何停顿地一气呵成,而且完全是在同一个场地——当然,这么做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需要承受和面对的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波兰斯基表示:“以一种非常真实的时间进度来拍摄一部电影作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不过,打从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起,我就一直对那种在单一场景中发展故事的影片特别地感兴趣,反而不是很喜欢我这个年纪的男孩都比较着迷的动作电影。我很看重由于对里面的人物无限的接近所制造出的那类敏感度,感觉上很像是在欣赏荷兰的名画,比如说扬•凡•艾克(Jan Van Eyck)的《阿尔诺菲尼的婚礼》(The Arnolfini Wedding),画家赋予到自己作品里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纤细的情感,就好像在邀请你一起走进画中一样。虽然在此之前,我也拍摄过那种完全发生在同一个闭合空间的影片,但从没有经历过像《杀戮》这种严格遵照独立和自给自足的规则的场合的电影作品,在我看来,这确实是算得上一种全新的体验。” 随后,罗曼•波兰斯基招募到的是一个相当豪华的演员阵容,几乎就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奥斯卡班底,先是由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Christoph Waltz)分别出演考万夫妇,然后是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与约翰•C•赖利(John C. Reilly),他们演绎的是处在对立状态的朗斯特里特夫妻二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演员都受到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他们必须整日留在片场里,任何拍摄工作都不能缺席,因为他们几乎出现在了每一个单一的场景当中,波兰斯基说:“由于我们选择摄制方式的特殊性,也使得演员们必须得适应与彼此生活在一起的工作性质。我们所挑选出的这4位演员,他们不但需要被归类在不同的表演区域,而且还有着属于自己的完全不一样的处理角色的特点——不过,他们4个竟然能够在各自发挥出最根本的能动性的基础上,完美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此地和谐且步调一致,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意外的好运……至少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电影人都能像我这般幸运的。” 凯特•温丝莱特的角色南茜是一位相当成功的投资经纪人,也注定让她成为了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温丝莱特描述道:“南茜的工作极度繁忙,几乎将她的全部时间都占去了,所以对于无法给予孩子足够多的陪伴,她感到特别地愧疚,总是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做出补救……即使如此,她在为人母和养育小孩方面却有着相当直接的观点和看法,事实上,这些理论上的东西,也是她惟一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了——虽然她深爱着她的儿子,可是显然这里还有一些她根本就没有机会和时间去了解的部分,由此看来,基本上而言,她大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讨论一些什么。” 原始且残暴的人性的展现 原版舞台剧的大获成功,给凯特•温丝莱特带来的是绝对的信心,可以对故事中很有普遍意义的大众化主题做出稍显扭曲的处理,然后再用幽默的元素渲染一番,温丝莱特说:“我想这更像是一扇通往我们自己的世界的窗户,主要关乎的是为人父母的复杂性,不仅仅涵盖了应该如何抚养小孩,还延伸至了婚姻关系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综合的动态结果……雅丝米娜•雷札以一种相当独特的方式对这一切做出了喜剧化的处理,却让整个故事变得愈加地丰富和具有启蒙意义,而且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自嘲,从令人尴尬的困境中寻找到一些乐趣的话,那么不管你身在何处,说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包括你个人都曾有过什么样与众不同的经历,其实我们从本质上看是一样的。《杀戮》所营造出来的是一种非常逼真的现实环境,举个最为普通的例子,如果在学校的操场上,你正在和其他孩子的父母谈判或交涉的话,这里总是会出现相似的气场,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我不得不对你和颜悦色,即使我恨死了你在我面前胡说八道。’那种故作和善与亲切的气氛,其实只是你作为家长,想要保护孩子时所披上的一层伪装而已。” 《杀戮》另外一个让凯特•温丝莱特倍感着迷的地方,就在于里面对我们的生活是如何被科技所主宰和支配的相对野蛮的描述,她承认道:“这部影片为我们展示出来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们有多么容易脱离属于自己的现实世界……即使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很迅速地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裂痕,但是用手机短信聊天和互通有无的方式,其实是在无形中把我们的距离拉得更远。而且最最可怕的是,我们似乎都对我们生活中现有和确认的办法习以为常了,哪怕我们从来没有过任何口头上的联系和交流。” 对于阅片无数的凯特•温丝莱特来说,她现在已经很难碰到一部能让她真正沉迷于其中的电影作品了,而她对《杀戮》的欣赏与赞叹,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温丝莱特说:“这部影片真的是非常地令人着魔,尤其是里面开始于某一主题,然后又迅速地过度到其他事情的讲故事方式,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我一直都特别地关注这样的电影类型,正是因为它的不可预知性,所以才会显得如此地真实。你对自己正在观看的是什么类别的故事,肯定会做出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可事实上呢?所有的一切都超出了你的想象,最终转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样子。” 在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看来——她在影片中饰演的是自由作家佩内洛普,正是这个故事所提供的新奇的想法和概念,才让《杀戮》具备了如此强烈的吸引力,福斯特形容道:“从某些层面来看,这里面虽然充斥着各种讽刺的暗语和古怪的引用,但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却又是在真实且正常的心理状态下展示出来的,特别是以完整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所编织出来的全部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令人着迷的故事脉络,包括他们是如何与彼此互动的,然后又一步步把对方彻底地逼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互相中伤,并从他们这一代人发展到下一代人……虽然我们对道德的概念都是很有建设性的,其实从本质出发,我们的本性里还残留着相当原始的情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都会变得残忍又凶狠,只有我们必须得为自己做的事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将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我看来,与道德有关的话题真的是很具有趣味性,这里有4个人,他们都在尝试着指出什么才是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然而他们所认为对的东西,真的是绝对的吗?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也开始把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坦露出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恐怖、越来越残暴——在我看来,这正好也是这里最具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地方。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礼貌周到的人,一看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拥有足够的年龄的智慧,都是位于上层建筑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在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市郊社区,从一开始就给你造成了一个假象,感觉上任何事情都会向着好的一面发展,结果最终却以如此糟糕的结局收尾。我始终认为《杀戮》是一部与礼貌和态度有关的喜剧作品,包括一个人是如何丧失掉最起码的形象和尊重的,使得出现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带有着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他们是如此地与众不同,却又具备着一定的相关性,对一个共同的问题,所做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反应……以凯特•温丝莱的角色为例,她是一个非常善于交际的女人,是每一个人的联络员,可我们都知道的是,其实她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她只好通过越来越带有强迫性的热情来伪装自己。” 花絮 影片改编自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札同名作品,该剧2006年于瑞士苏黎世首演,08年起于伦敦西区公演,大受欢迎,并09年荣获美国百老汇东尼奖最佳戏剧及英国奥利维尔戏剧奖最佳新喜剧,更得到《纽约时报》的盛赞。 影片是2011年9月举办的纽约电影节的开幕片。 影片的时长只有79分钟,影片的故事也就发生了79分钟。电影时间和电影里的物理时间是一致的。 影片只用了六周就拍摄完成了。 影片中凯特·温丝莱特有一场呕吐戏,她吐出来的东西是香蕉和其他水果搅拌在一起的混合物。拍摄这个场景的时候,温丝莱特的孩子也在边上“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