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我

My Back Pages

(2011)

幕后制作 山下敦弘挑战社会派青春片   现年三十四岁的山下敦弘算得上是日本年轻一辈导演中的佼佼者。他科班出身学电影,大学毕业之作《赖皮生活》曾赢得国际电影评论人的赞誉,获得了海外参展的机会,此后,他差不多以一年一部的频率推出新作,而每一部都有不俗的表现。山下执导的电影虽然说不上大红大紫,却总有独到之处,其别具一格的诙谐让他博得了“日本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称号。在凭借《天然子结构》摘取报知电影奖最佳导演桂冠后,山下陷入沉寂,时隔四年,影迷们终于等来了他的新片——《昔日的我》。   让人有点意外的是,一贯有着“脱力派”倾向的山下敦弘这次改弦易辙,瞄准了社会派的题材。本片取材于四十年前的“朝霞驻地自卫队员被杀案”,剧本改编自涉案人川本三郎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日本躁动激荡,国外是如火如荼的越战,国内则是轰轰烈烈的全共斗运动,可以说该案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事件。自卫队员尸体所在之处遗落着有“赤卫军”字样的头盔和传单,而行凶者正是新左派组织“赤卫军”的成员,他们还是在校大学生,为了昭示组织的存在而化妆潜入驻地行凶,并故意留下线索。当时在《朝日杂志》编辑部当记者的川本三郎曾密会嫌犯,并帮他们烧毁了死者遇害时所佩的警卫袖章。犯人落网后,川本也因包庇罪和毁灭证据罪被逮捕判刑。多年后,已经在文坛扬名立万的川本将自己年轻时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书。   完成《天然子结构》之后,山下敦弘从制作人手里拿到了川本的原作。他对那个时代的文化很感兴趣,便接下了翻拍的任务,并找来了老搭档向井康介负责剧本。不料根据这起真实事件架构故事远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竟一耗就是三载光阴。原作对于关键的行凶者没有详细的背景介绍,也没写赤卫军的情况,要构建事件的全景颇为困难,最后,向井凭着自己的想象虚构出了梅山这个人物以及相关的“赤邦军”组织。山下和向井一致同意把影片的重点放在描述年轻人的故事上,他们并不打算重现那段激越年代,只求最低限度的忠实。影片的两位主人公在时代的漩涡里邂逅相知,各自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鸿沟而烦恼,进而做出抉择、有所遭遇。纵然如今的日本早已不再有当年的热潮和亢奋,当代的年轻人也不会那么忘我地在意世界大局,但这部刻画挫折的社会派青春片完全可以脱离开漠远的历史折射出普遍的主题,引起人们深深的共鸣。 妻夫木聪联袂松山研一   担纲主演两位主人公的是妻夫木聪和松山研一,前者饰演单纯轻信的记者泽田,后者饰演难以捉摸的青年活动家梅山。两人同属Horipro旗下,作为同一艺能公司的前辈后辈彼此欣赏私交不错,却鲜有合作,此番是他们的首度银幕联袂。 山下导演指出,妻夫木擅长饰演脚踏实地能引起普通人共鸣的人物,而松山则有着特殊的存在感,能把人带进另一个世界。风格对立的两位人气男星扮演性格冲突的人物,在片中会有激动人心的“交锋”,他们互拼演技的投入表现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泽田的原型就是原作者川本三郎。川本前去剧组探班时,表示妻夫木聪和自己年轻时很像。有意思的是,妻夫木聪看了电影之后则惊诧片中的自己完全不像自己,脸色总是很难看,好像被角色附身了似的。   松山研一则参考了罗伯特•德尼罗的《喜剧之王》和尼克•基德曼的《不惜一切》来塑造梅山这一角色,尽力去表现理想主义青年悖乎常理的人生挑战。 花絮 • 电影中吸烟的场面特别多。这是因为剧组里有个了解那个时代的工作人员说当时的日本由于排气和尘土的关系空气总是灰蒙蒙的,山下敦弘导演便以香烟来表现那种感觉,结果几乎片中每个场景都有人在吞云吐雾。 • 影片的最后一幕向井康介反复重写,写了好几个版本,一直到快开拍的截稿底线才定稿。 • “泽田的眼泪”是片中的一场重头戏。山下导演特地把它安排在最后拍摄,让妻夫木聪能回顾泽田此前五年的岁月,将积累的情绪宣泄出来。这场颇有难度的戏妻夫木聪在试演时没有流泪,只酝酿了一下感情,而正式开拍时他完全进入了状态,一次成功,没有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