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替身6.1

The Devil’s Double

(2011)

《魔鬼的替身》开始于一本极度引人注目的同名自传小说,作者正是影片中的主人公拉蒂夫•叶海亚(Latif Yahia),记录了他是如何不得不与家人分离、成为了给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那疯狂成性的儿子乌代•候赛因(Uday Hussein)挡子弹的“人肉盾牌”的经历……原著还对一个交织着飞车、数不清的金钱、很容易上手的女人、绝对的腐败和肆意的暴力的异常堕落邪恶的世界做了一番交待,将拉蒂夫层层围困在这里长达几年的时间。 编剧迈克尔•托马斯(Michael Thomas)为了给剧本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收集更多的素材,迈克尔•托马斯决定去叙利亚,当时拉蒂夫•叶海亚的所在地,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阿拉伯的世界——随着托马斯在这里真正见识了那些伊拉克的前爱国者,也为他凭经验做出的调查工作增添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厚度和层面,托马斯形容道:“他们都对家庭有着不可思议的责任感,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得其所,而且深信死亡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在他们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宿命论,也成了我在了解这个故事时需要依据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难读懂的情感。” 有了一个丰富可行的剧本之后,几位制片人也开始张罗着为影片寻找一位合适的导演人选了,这个人必须得能勇于接受挑战,讲述这样一个包含了放肆的情欲、绝对的权力和毫不掩饰的堕落的相当残酷的故事……最后,大家一致将挑剔的目光对焦在了李•塔玛霍瑞(Lee Tamahori)的身上,他的那部《夕阳武士》(Once Were Warriors)展现出来的全部都是非常精准且本能的电影品质,正好也是《魔鬼的替身》最为需要的。 从李•塔玛霍瑞的角度出发,他是被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明确地展露出的故事前提给深深地吸引住的,塔玛霍瑞说:“我总是很容易就对专制的暴君或独裁者产生兴趣,还有他们的家庭和孩子,以及他们的成长环境,包括他们是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死去的……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背地里都很像一名罪犯,虽然我们渴望着看到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可是又会莫名其妙虽然《魔鬼的替身》并没有严格地按照纪录片或传记片的风格去讲述故事,但是在影片的拍摄期间,拉蒂夫•叶海亚本人仍然亲临现场,义务提供建议和可供参考的信息——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经历显然带着很大的情感宣泄作用,可以说是有着势不可挡的影响力,拉蒂夫说:“我真的觉得我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得到了消除和减轻,包括我之前曾有过的深沉的悲哀……我的故事终于被讲述出来了,这对于我来说无疑等同于某种程度的释放。地被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折服于他们的魅力之下。” (文/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