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 Post in Canton
(1957)
影片诞生记
1956年,上影文学部主任鲁轫告诉导演卢珏,广东有一个反特题材的本子《羊城暗哨》搁了很久了,副厂长张骏祥让他看一看。卢珏是广东顺德人。1947年赴香港之后, 在大中华、永华、南国等影业公司当副导演。1952年,他和一大批在香港的进步电影工作者回到内地,为新中国电影出力。随后,他被调往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场记、副导演。卢珏那时对惊险样式的影片不是太感兴趣,最终还是不大情愿地领了这个任务。[1][1]
广州公安局长陈恭对卢珏说,放手搞好了,有问题我解决。卢珏没有拍过反特片,又是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他只有从头学起。卢珏从国内外的反特片和惊险小说中汲取大量营养,当有了一定积累时,就有了初步设想,觉得剧本悬念性仍然不足。此外, 作为主角的侦察员王练形象还不够突出。陈残云和卢珏在香港时已是老相识,他说:“你尽管改,一切就托付你了。”但卢珏还是担心,当时在穗沪两地公安,不得披露破案手段成为铁的法则。但电影艺术缺了生动的情节,还谈什么艺术?当卢珏再去广州公安局收集素材时,陈恭局长豁达地说:“一个案子,可能没什么好看,它没那么多精彩细节。放手搞好了,有问题,我来解决。”卢珏深深感激这位懂得艺术创作规律的公安局领导,使他能全力以赴进行再创作。[1][1]
摄影师谈片中的摄影创作
摄影师朱静在《羊城暗哨》创作中提出了“五个关键”。分别是,研究文学剧本、拟定摄影创作意图、确定分场设计、深入排戏过程和做出摄影台本。他认为,摄影师必须认真地、热情地与导演共同研究剧本,“因为这是一部影片剧作的开端,也是今后失败与成功的重要决定的因素。”[2][2]
在研究剧本过程中,朱静也发现文学剧本中所构成的故事情节和所描绘的环境缺乏说服力和艺术真实性。如特务头子马老板,在文学剧本中写的是隐居在江南饭店,但饭店本来是耳目众多、人来人往的热闹之处,作为一个大特务不会选择这种地方作为据点的,后来经过导演研究,提出改为在古董店。[2][2]
此外,他建议摄影师深入现场,通过排戏审查并修正、丰富自己的创作计划,与导演、演员相互提出要求。对于摄影台本的设计,朱静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摄影师可根据总的意图和分场设计,进一步做出摄影台本”,有了计划和意图,在和各部门的工作关系上,在摄影质量的保证上,在生产进展的速度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2][2]
卢珏回忆拍摄过程
剧组到广州拍片没住宾馆酒家,而在中山七路的陈家祠里住集体房,睡上下铺,请个随组的炊事员煮大锅饭,导演、演员不过每月几十元工资,拍片每月的12元伙食费还是自己掏腰包。但那时整个社会都不计报酬,惠如楼停业半天协助拍摄,作为广州地标的海珠桥,人流太大,公安部门义务维持秩序,剧组需要一艘船,民生公司有4条广州至海南的客轮,二话不说马上抽调停泊在白鹅潭的一艘“红星”轮,供拍摄而不讲价钱。人人都怀着一颗平常心,使这部影片拍摄成功。[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