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joice and Shout
(2010)
福音音乐的进化史 一提起福音音乐,总能激发出一种强有力的对声音的想象力,不仅仅是有如天籁般的旋律和吟唱,同时还有让人热泪盈眶的向着快乐与赞美发出的呼唤。对于美国黑人来说,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他们都因为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所崇尚的信仰而感到非常地高兴,他们或是快乐的高声呐喊,或是谦卑的低声轻吟,让音乐慢慢地注入到他们的身体里,彻底地释放他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所有艰难和苦楚。 从奴隶制度依然盛行的时候开始,福音音乐就已经在美国广为流传,因为奴隶们渴望着能够减轻他们每日劳作的重负,所以他们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回应他们异常沉闷、阴郁的生活……从那个时候开始,福音音乐就成了美国黑人社区里对力量和未来的祈祷以及诉求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于制片人乔•劳罗(Joe Lauro)来说,为了讲述一个与福音音乐有关的电影故事,他已经等待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起,劳罗就是这种音乐形式的狂热爱好者和收藏家,甚至还创建了一个原始胶片资料库——ARIQ,后来则变成了现在的Historic Films电影制作公司。到目前为止,公司的档案室里陈列着超过4万5千个小时的很有时代特点的电视节目、电影长片、新闻胶片以及其他历史性的视频资料,全部来自于1896至1990年期间,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异常地琳琅满目,覆盖范围也是特别地广阔——这些收藏包括超过3万场的个人音乐表演,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1925年,其中自然也网罗了很多伟大的福音音乐的表演内容。劳罗对此拥有的无疑是热切的渴望与兴趣,他描述道:“我总是尝试着可以寻找到更多与福音音乐有关的内容,因为我知道我势必会制作一部以此为焦点的纪录片,这些都是我真正需要的电影素材。我在这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地缓慢的,前前后后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吧,一直在寻找必须得呈现在《欣喜与呼喊》中的内容和资料。我不仅拜访了几位上了年纪的制片人,还在仔细地搜索一些已经停播了很长时间的电视节目,其中不乏一大堆很能说明问题的老照片。”在这个过程中,劳罗成功地收集到了超过1万个小时的令人无比叹服的惊人素材,都将会在这部纪录片中以一种有机的结构得到再现。 即使在成长的时候,乔•劳罗并没有每周日都去教堂聆听福音音乐的经历,可是与许多美国白人一样,他同样为此受到了非常深远且巨大的影响,劳罗说:“从很多层面上看,这种音乐风格的直接受众群体都是比较小范围的,尤其是对于白人来说,他们真的是无法理解福音音乐的重要性和能量,要知道它可是连接美国黑人教会社区的一条又一条纽带,而且已经超越了教堂唱诗班的局限和范围……相信你可能再也不会听到比福音音乐更令人动容、更为迷人且更加深奥的美妙旋律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也没有看到过任何一部影片能够真正深入到这种音乐体系的复杂的内部构造当中,所以《欣喜与呼喊》也就成为了一个势在必行的存在。” 与此同时,另外一位电影人唐•麦克格林(Don McGlynn)也步入到了乔•劳罗的制作行列——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他拍摄的一些早期的电影作品开始,麦克格林就因为对讲述不同的与美国音乐有关的故事展现出了傲人的天赋,而在业内受到了极大的推荐和好评,这位出生在美国的丹麦导演表示:“我差不多从两岁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对电影和音乐异常地着迷,如今,这两个我一生中最大的兴趣,终于合二为一了。” 由于都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唐•麦克格林和乔•劳罗以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方式,找到了继续合作下去的机会和可能性……1997年,在完成了一部关注爵士乐大师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的10年光阴的作品之后,麦克格林第一次和劳罗组成创作搭档,共同制作了一部描述美国电影作曲家哈罗德•阿伦(Harold Arlen)的音乐作品,名字就叫《彩虹深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终于达成了一个让劳罗魂牵梦萦13年的夙愿——从那以后,这对合作伙伴也将他们非常具有动态效果的创造力延续了下去,拍摄了好几部针对某一歌手或音乐人的纪录片,劳罗说:“我和麦克格林显然是两个志趣相投的伙伴,而且都对伟大的美国音乐情有独钟。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音乐体系背后的碎片一点点拼凑起来,成就出一个完整且精彩的好故事。” 一场势在必行的大银幕之旅 通过在音乐的世界多年来的浸淫,也让乔•劳罗还有唐•麦克格林争取到了另外一个有过几次合作的老搭档西莉亚•扎恩兹(Celia Zaentz)的帮助,她同样将会以制片人的身份加入到这部纪录片的幕后制作团队,麦克格林解释道:“扎恩兹不仅是一个狂热的音乐迷,而且也是你所能想象得到的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你提供最大支持的好朋友……由于扎恩兹嫁给了查尔斯•明格斯,所以她自然对爵士乐有着特殊的爱好,同时还和几位音乐界的同道中人共同创建了她的第一家唱片公司。” 到了2005年,当时的唐•麦克格林一直停留在纽约,想要寻找自己的下一部作品,而他也和乔•劳罗商量了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制作一部福音电影的合适时机……与此同时,这个由劳罗一直在致力完成的纪录片想法,始终让美国木兰影业(Magnolia Pictures)的主席伊蒙•鲍尔斯(Eamonn Bowles)耿耿于怀且记挂在心头,最终还是给他们开了放行的绿灯,劳罗说:“我突然接到了麦克格林的电话,他在那头兴奋地大叫,‘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说出来你肯定不信,我们的那部关于福音音乐的梦之作,就要变成现实了。’” 随后,又过了一年的时间,《欣喜与呼喊》总算是被提上了制作日程,在得到了木兰影业的资助的同时,乔•劳罗还以个人的名义投入了相当多的金钱和知识财富,其中就包括他的那些独一无二的收藏,他从中挑选出的全部都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他认为最为完美的那一部分,劳罗承认道:“我选择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形式和现场表演,全部都是能够包含到我们的纪录片当中的,我的这些收藏,也变成了我们在制作影片时最宝贵的素材来源。” 很快,乔•劳罗就将他选出来的片断送到了当时正在丹麦的唐•麦克格林的手中,而后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掌握的是覆盖了200年音乐历史的调查资料,麦克格林说:“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到底看了多少个小时的胶片内容,然后凭借着做导演的多年经验,进行再一次地筛选,只留下里面能够牢牢地捕捉到观众的注意力的部分……比如说当你正在观看一段视频的时候,突然跳跃出了一些画面,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一部分一定要归进我们的影片当中,而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弥补和剪辑,让它们看不出一点点拼凑的痕迹。’” 最终,在唐•麦克格林严密的整合和对比之下,他将数百个小时的视频集锦缩减成了3个小时的内容——随着发展到这个阶段,他也出现了一些左右摇摆的情绪,因为剩下的部分都太珍贵了,哪一个他都不舍得放弃,麦克格林形容道:“我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决定只留下那些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故事的发展的片断……于是,我们得到了1小时10分钟的无比珍贵的资料素材,同时也成为了《欣喜与呼喊》从头到尾一直紧密围绕的基本的核心部分。” 在初期的时候,唐•麦克格林就做下了一个非常公平的决定,他希望能够保留那些现场表演的片断的完整性,麦克格林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符号是如何涌动出来的,毕竟他们正在观看的是一部音乐纪录片……在我看来,如果一部描述音乐的作品里全部都是一些名人的访谈,反而没有什么现场表演的话,感觉上不是很奇怪吗?” 确实,身为导演的唐•麦克格林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为大家提供一些直观的内容,帮助他们了解音乐和其背后的历史,是一件多么至关重要的事情,麦克格林坦承道:“由于这部纪录片覆盖的是一段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时期,所以我们自然需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难题与挑战,比如说,‘要如何去平衡风格迥异的时代元素?包括怎样去区分每一首单独的歌曲,以便让它们制造出最大化的影响力?’你不可能只是将这些旋律按照时间前后排好顺序,然后把它们演奏出来,你不得不不给它们编排出有着承前启后的上下文关系的内容……要知道我们正在讲述的是一个描写音乐的故事,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达到一个与历史、社会、文化和个人有关的水平层面。” 为了达成足以制造出浓烈的故事性的效果,乔•劳罗和唐•麦克格林有意识地召集了一个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台前阵容,结合了倍受尊敬的历史学家和音乐家,他们很多都是伴随着福音音乐的发展史一路走过来的,其中有一些人还为此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深远影响。 (文/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