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太原7.8

(2009)

解放太原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役。为隆重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了大型文献电影《决战太原》,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撷取了战争双方决策者的心路历程,也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表现了解放太原对于华北全境解放、全国解放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内涵。 该片得到了 “中央重大理论文献影片创作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发行全国的重大文献电影片。该片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在2009年10月17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的中国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本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史料的详实丰富无疑是文献片最大的看点。而其中的真实性则是文献片的灵魂与生命。《决战太原》的真实性,一是体现在战争场面上。30分钟的原始资料是战地记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其中有的战地记者永远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二是体现在战争遗址遗物上。从影片中既可看到太原战役对决的山头、要塞,看到当年的碉堡、主攻战场,甚至民工提供攻克要塞山头的羊肠小道,又可看到攻克太原城后的复工复业、供电供水布告,黄樵松将军写给爱妻的遗嘱,甚至阎锡山的录音讲话等。 三是体现在战争亲历者生动叙述上:如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很多鲜活事例令人潸然泪下。 《决战太原》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作品,或者纪实性文献作品,它背后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民族记忆,永恒不朽的崇高精神。从战争本身来看,它是国共双方的激烈对抗,但从其延伸意义看,更是当年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必然面对的人生航向的最终选择,是对两种不同前途命运、不同道路方向的抉择。徐向前、薄一波与阎锡山,这三位隔河相望的五台老乡,虽然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曾走到一起,共赴国难。但却最终因为思想和信仰的差异而作出了各自的选择,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决战太原》以静静流淌的滹沱河画面开头,其中深有寓意。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三人的家乡只隔着一条滹沱河,相距不过十余里。 “人生何尝不像一条河,三个从一条河里走出来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而流向不同的方向。”导演郝蕴称,影片用一种很隐喻的手法,将整个解放太原的大背景用这三个人的经历串起来,使得纪录片向故事片更靠近了些,观赏性也就越强了些。 “通过这种故事,你会发现阎锡山其实是个很有才的人。清政府选派4个人去日本留学,他就是其中一个。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归来后,他参与了反清组织。”郝蕴说,直到之后的武昌起义、联共抗日到最后反共,影片都在用一种讲故事的手法来讲述阎锡山的一生,而不是平淡的解说。 在影片中,徐向前、薄一波的成长历程以及彼此的关系,也是趋向于故事化。1911年,10岁的徐向前第一次听说阎锡山,当时阎锡山是山西新军第86标标统。五台县永安村的私塾先生告诉徐向前,太原是全国第四个响应武昌起义的城市,而年仅28岁的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8年后,徐向前第一次来省会太原,成为山西省国民师范的学生。而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正是年轻的山西都督阎锡山。时隔30年后再次相见,徐向前已是谈判桌前多谋善断的共产党代表。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辉煌战绩,也早已使阎锡山熟知了徐向前的名字和履历,他对这个曾经的学生极为欣赏:政治上靠薄一波,军事上靠徐向前。 加入了这些动人的局部和闪亮的细节,使得《决战太原》一反以往纪录片生硬的感觉,给观众留下了感性的印象。“我们在全方位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微观的、戏剧化的元素来揭示历史。这些人性化、细节化的手法,让《决战太原》有了亲近感和平民感,而不完全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