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ry Rabbit Jumps
(2011)
除暴安良?还是以暴制暴? 也许是因为近期同类型的电影素材层出不穷,也可能是源于对女性的伤害的赤裸裸的直白描写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使得《寻求正义》差一点石沉大海,不得不面对直接进入家庭影院的暗淡命运……好在还有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这个恒久不变的明星脸的坐镇和保障,几经波折之后,这部影片终于如愿地登陆上了北美的院线,也意味着等待它的将是更有远见的前景和市场,否则这一次真的很可能会赔得血本无归。由曾执导过多部情节惊心动魄、节奏紧凑的动作片的澳洲电影人罗杰•唐纳森(Roger Donaldson)担任导演,一直以来,他始终将关注的焦点对准的是与犯罪、悬疑有关的故事领域,而且从不吝啬于表达自己对有形的暴力的看法,而到了这部《寻求正义》,类似的与身体伤害有关的话题,也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层面上。 在由像尼古拉斯•凯奇、盖•皮尔斯(Guy Pearce)和詹纽瑞•琼斯(January Jones)这种耳熟能详的名字凝结成的星光耀眼的卡司阵容当中,哈罗•佩里纽(Harold Perrineau Jr.)的存在显然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虽然在此之前他曾出演过一大堆知名的电影作品,比如说1995年的《烟》(Smoke),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 Juliet)以及《黑客帝国》(The Matrix)三部曲的后两部,可是有点讽刺的是,他最著名的角色却出现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迷失》(Lost)中……这一次,佩里纽的角色是吉米,凯奇饰演的男主人公威尔•杰拉德的一位老朋友。事实上,吉米这个人与大家最开始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显然他一直在极力隐藏着真实的自我,而这恰好与现实生活中的佩里纽有着一种不约而同的共性,这位曾经尝试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的演员,以其多变的形象而在电影业如鱼得水,其中不但包含了很多大制作,还有一些覆盖范围没那么广的独立影片,佩里纽说:“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在乎自己到底会给观众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我本身是一位黑人演员,不管是戏路还是可选择的空间,都是少之又少的,而且那个时候我也不是特别地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感觉上更像是,我必须不停地参加试镜,只有当我真正得到这份表演工作之后,我才有继续前进的资本。不过,发展到现在,我已经在这个领域中有了属于自己的积累,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一些我中意的角色了,比如说这部《寻求正义》,就包含着一个让我轻易就能沦陷的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话题:以正义之名,到底一个人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底线降至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之后,哈罗•佩里纽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究竟应该如何继续下去,才能获得让他觊觎了很久的成功,佩里纽解释道:“与此同时,我还深刻的体会到,这就是我真正想要并一直苦苦寻觅的事业之路,我希望自己始终能够处在一种忙碌的状态,拍一些好作品,或者只是单纯地获得一些经验值,所以我并不是真的在乎我参与的作品是不是那种既有宽度又有广度的主流电影,我惟一需要的只是一种生活的历练。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有的时候这条路走的真的是很艰难,我不能在这件事上说谎,因为我必须持续不断地保持随时证明自己的状态,可是我出演的每一个人物,却又是如此地不同,我其实只是在寻求机会有所突破而已……以我在《寻求正义》里扮演的吉米为例,就属于那种我一直想要尝试的角色类型,因为他更接近于我的本色出演,我也无需为此做出太大的调整,这样我就可以在一个更自然的条件下尽情地发挥了,不用承载由于改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当我沉浸在吉米的世界当中时,我也慢慢地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我是如此熟知这一切,人们似乎能够感知我为此做出的改变——我很喜欢这种以人物来驾驭故事的电影类型,而且还能与我仰慕了许久的尼古拉斯•凯奇合作,再加上在这里担任了制片人之一的托比•马奎尔(Tobey Maguire),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哪怕它是一部独立的小制作,也让我甘之如饴。” 走进新奥尔良 事实上,在电视领域经历了像《迷失》这样的成功之后,哈罗•佩里纽一直在寻找一些他真正感兴趣的故事素材,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寻求正义》的剧本,佩里纽说:“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由托德•海基(Todd Hickey)和罗伯特•坦尼(Robert Tannen)共同构思的原创立意,因为我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围绕着人物不断发展内容的好故事,也让我忍不住回想起了以前的那些时光……基本上而言,威尔经历的一切给我带来的是极大的触动,我想要知道的是,如果换做是我,我最爱的人遭遇了如此可怕的变故,那么我为此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是不是也会像威尔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寻求正义或复仇?最重要的是,我到底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底线降至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而这恰好也是让我如此深受吸引的原因之一,我觉得这里值得挖掘的趣味性实在是太浓厚了。至于另外一个选择准则,我在前面也提到过了,那就是我真的渴望能和尼古拉斯•凯奇还有罗杰•唐纳森一起制作一部这样的影片——在此之前,他们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而且显然已经做出了相当长远的打算,我只是觉得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电影体验肯定是特别地有意思。” 虽然《寻求正义》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作品,可是由里面的悬疑成分衍生出来的电影敏感度,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哈罗•佩里纽承认道:“即使我们无意制作另外一部《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但是其依据的核心立意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里不存在什么涉及范围很大的大爆炸或激烈的枪战场面,我们只是跟随着出现在其中的角色,努力地想要弄明白到底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感觉上更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诡诈游戏。由于影片中的故事完全发生在新奥尔良,在美国,这基本上就是一座什么可怕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城市,所以这部影片的趣味程度也在成倍的叠加,毕竟任何形式的‘正义’,都是有待商榷的——在我看来,这显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只是另外一个让人稍感陌生的平行空间罢了。” 哈罗•佩里纽一直都认为,新奥尔良在影片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相对黑暗的美感,而这恰好是这座城市最为独到的地方,佩里纽说:“光是单纯地看着这里的一切,你就能够升腾出一种肃穆的萧然,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是饱含着一种伟大的使命感,还有一些令人惊叹的文化方面的展现,同样也成了这座城市受到大家的爱戴和重视的主要原因……然后,你会感到相当地好奇,是什么令新奥尔良走向完全且彻底地消亡?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悲剧,不仅仅是自然灾害,还有人祸,比如说与政治、教育体系或贫困有关的一些伤害——你肯定会和我们一样,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市,但是仍然想做一些伸张正义的尝试,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寻求正义》以这里为背景,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你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有关这个社区环境的一切,看着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物,例如豪华的酒店,如果你想的话,你肯定可以在这里生活的很快乐。可与此同时,就像这部影片结局的那一组场景一样,这里有一家购物商场,就在新奥尔良的‘超级穹顶’的附近,它外表呈现出来的是不做任何修饰和装潢的面貌,会让你发出惊恐的质疑,‘天啊,这里到底都发生了一些什么?怎么会变成这样?’” 2005年8月,新奥尔良曾经遭受飓风所带来的灭顶之灾,即使到了今时今日,城市里还是残留着那场灾难的痕迹,哈罗•佩里纽形容道:“这里仍然处在灾后的修复当中,很多建筑物上都有曾经被侵袭过的影子,例如一些学校……也许正是因为有过如此特殊的遭遇,才能让这座城市与《寻求正义》正在讲述的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出现在影片中的那些令人惊叹的酒店。虽然非常地艰难,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确实是在努力地发展和建设新奥尔良的公共设施,尤其是与爵士乐有关的文化领域,仍然是这座城市最值得夸耀的特色之一。到了我们的影片里,新奥尔良本身就是一个对情节的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存在,那种感觉既精细又微妙,需要用心才能体会得到——我喜欢这里,这是一座让人神往的城市。” 这部影片所对焦的核心内容,很容易就让人想起尼古拉斯•凯奇的另外一部作品《坏中尉》(Bad Lieutenant: Port of Call New Orleans),里面同样讲述的是与腐朽和衰败有关的话题,而且也是以灾后的新奥尔良作为城市背景,哈罗•佩里纽说:“也许正是因为这里独特的社会氛围,才会衍生出这么多与正义以及复仇有关的素材——如果从自身出发,我们会不会在违背了法律标准的情况下,去‘做好事’呢?我们不想借助这样一部影片寻求什么具体的答案,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相信立场不一样的人,也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们希望观众在走出电影院之后,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判断。” (文/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