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dskan
(2003)
[邪恶之父] 影片改编自瑞典著名作家杨·库卢同名小说,小说完成于1981年,他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中,将自己年少时在寄宿学校中的种种经历悉数讲述,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校园阴暗面和恩怨纠结的人际关系,小说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瑞典全国乃至挪威和丹麦全都掀起《邪恶》的热潮,仅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销量就高达200万册,杨·库卢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作家。 1944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杨·库卢不仅是名声显赫的作家,还是具有传奇经历的记者。29岁的他曾就职于政治组织,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一次为了完成使命,被判刑10个月,以在监狱中获取情报。杨·库卢于42岁时出版小说处女作,在这部名为《假面》的小说中,他讲述了自己的监狱经历,并揭露了新闻媒体与政府相勾结、情报部门无视法律等暴料内幕,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 [夺奖热门] 拍摄投入只有2000万瑞士克朗的《邪恶》不仅席卷了北欧票房,还以凌厉之势迅速问鼎当年诸多电影奖项。最初是赢得Viareggi欧洲电影奖的费比西奖,随后是素有“瑞典奥斯卡”之称的金昆虫奖的最佳影片、最佳摄像和最佳成就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和最佳摄像奖。 可以肯定的说,影片是有争议的,因为大量的反差、潜藏的暴力和人性的卑劣足以让观众唏嘘不已,发自人类内心的邪恶力量触目惊心,不过正是在这个舞台上,暴虐的心理才得以彻底的展示和探索,这剂心灵猛药完全可以促成人性的自省。 [主要阵容] 影片导演、现年46岁的迈克尔·哈夫斯托姆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电影创作,29岁时开始导演生涯,并多次编写剧本,在拍摄《邪恶》之前曾凭2002年的《这样的日子》(Leva livet)获金昆虫奖的最佳剧本奖。2005年,他拍摄了第一部美国电影《绝地威龙》。 在片中扮演艾里克、外形潇洒俊朗的安德里亚·威尔森生于1981年,他那充满忧郁和敌意的双眼在《邪恶》中征服了无数观众,被瑞典媒体评选为最性感的男人。安德里亚毕业于Tibble艺术学校,主修演唱、舞蹈和戏剧,从影前曾出演多部舞台剧和音乐剧。为演好艾里克这个角色,安德里亚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修塑形体,并学习搏击。 穿帮镜头 ·圣诞节后,艾里克打算去见芬兰女孩最后一面,而镜头中却出现了落叶,与季节不相吻合。·有120位演员竞争艾里克的角色。 ·演员弗莱德里克在影片拍摄中曾请剧组人员将自己在搏斗后口鼻流血的惨状照下来留念,并将照片送给母亲,结果竟被被母亲放在卧室的床头柜上。 ·艾里克在影片开头的火车中看到的拿着洋娃娃的小女孩是导演的女儿。 ·迈克尔·哈夫斯托姆曾拒绝向杨·库卢和安德里亚·威尔森提供奥斯卡颁奖晚会门票,杨·库卢因此关闭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并终止与迈克尔·哈夫斯托姆的再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