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磨坊8.5

The Big Mill

(1990)

原著小说

乔良的《灵旗》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最优秀的军旅文学之一,也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作。[1][1]小说深刻描绘了“湘江之役”的悲壮场景,但“着眼点不在于要颂扬红军的神勇,而是通过对征战拼杀中红军战士不幸遭遇的展示,揭示埋藏在历史深处的冷漠和人性的灰暗,读来令人颤栗,发人深思”[2][2],通过真实而生动的叙述,让人看到革命、战争、历史内在的必然性其。乔良说:“当我用我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描述湘江战役的中篇小说《灵旗》为那些死难的红军战士招魂时,先辈们的荣光在日落之前,照亮了我的前额。”[3][3]

导演阐述

电影《大磨坊》通过对死亡的刻画,表达了吴子牛导演对生命的叹息。他在这部影片的导演阐述中如是写道:“电影总是要结束的,如同生命一样,星移斗转,那个石碾子依旧转动着,周而复始,又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新而又新的故事,正如岁月之水的消长,不断地更替着历史 。”[4][4]

演员小记

片中饰演杜九翠的沈丹萍曾因婚姻淡出影坛,1989年重新回归银幕的她受到导演吴子牛盛情的拍摄邀请。[5][5]媒体说她是“舍家弃儿”去拍戏,她认为并没有言过其实。[6][6]她常利用拍片间隙写文章,在湖南湘江拍摄《大磨坊》期间,她用极其朴实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撰写了散文《我和女儿》,倾吐她与女儿分离后的无尽思念和痛苦煎熬。[7][7]

参考资料

  • [1] 中国作家网.《穿越苍茫》中的历史与人[EB/OL].2014/03/12.
  • [2] 汪守德.铁马冰河入梦来 ——新时期的军事文学创作[N].光明日报,2000/08/03.
  • [3] 中国军网.乔良:长征是不可复制的悲壮与光荣[EB/OL].2016/08/10.
  • [4] 张煊.吴子牛:晚钟为谁而鸣[M].1.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12.
  • [5] 刘澍.沈丹萍:一朵无瑕的百合花[J].大众电影,2019,(10).
  • [6] 苏勇.实在难舍难分——沈丹萍答记者问[J].电影评介,1991,(11).
  • [7] 蓝白杨.用艺术与爱拥抱人生——小记沈丹萍[J].电影评介,19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