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7.0

Questions for the Living

(1987)

黄健中谈“唯美主义”倾向

钟惦棐先生曾评价黄健中80年代的作品“唯美主义倾向太强”。对此,黄健中导演说道“他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要割掉非常长的唯美主义的尾巴。他批评是对的,实际上他是非常支持我的,他的批评是出于一个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几乎卖不出拷贝,作为一个导演已经走向绝境,所以我必须反思以前拍戏的经验得失,走出可能存在的艺术误区。”[1][1]

对于这种形式主义或者唯美主义风格的使用,黄健中认为“自己当时也是想试探一下,试探各种路子,这种试探对于市场或者社会效益来说,它是失败了。但对我来说,我尝试了一下。从我个人艺术经历来讲,我不认为它完全失败,但我不会去重复。为什么呢?比如说,我当时想讨论一个人死了之后,会不会改变他的性格。死者生前性格懦弱,但他的死是一次英雄的行为。死后,他的灵魂仍然是个弱者,别人把他树为英雄,当他的灵魂回访那些见死不救的人,譬如那个处长的时候,他还是战战兢兢的,还是怯懦的,这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性。如果不变成鬼魂,不是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而他只是一个受伤者的话,他的回访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上,那就没意思了。影片采取的手法,我当时很得意,但是过后才知道可能失败了。片中用了三个空间:历史的空间,现实的空间,幻想的空间,三个空间在一个影片里。那个时候我很热衷于这种影片形式的讨论,而且说实话我也有点野心,世界电影还没有这么做呢,我想让他们也看到我们电影中的这种想法。但我后来反思这段时期的想法,觉得是不成熟的。也许我将来有一部电影还会用三个空间,但我的叙事方法会不同的。”[2][2]

黄健中谈象征与隐喻

谈及《一个死者与生者的访问》中大量的象征性符号的使用,黄健中认为自己从中国美学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创作中我喜欢这样一句话:‘超以像外,得其圜中’,这就是中国美学中的意向造型。创意造言、皆不相师——这是唐代李翱的话。记得西安美术学院孙宜生教授在《意象素描》一书中说过,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是立意造象,以象尽意,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物我交融,神思飞扬,达到超以像外,得其圜中的境界。这种美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他说过文思神远的道理。你的创作构想能‘思接千载’,文学视野能‘视通万里’,就可以‘卷舒风云之色。我们的先人说,‘观山则情满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中国古代文化和近代绘画造型理论都强调‘意授于思,言授于意’,这对我的电影创作,包括电影画面所传递的韵味,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营养。”因此,黄建新的作品序列中经常可以看到富有形而上意味的隐喻符号,为影片增加了一层哲学色彩。[3][3]

参考资料

  • [1] 张文燕.超以像外 得其圜中——黄健中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1,(05):51-55.
  • [2] 张文燕.超以像外 得其圜中——黄健中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1,(05):51-55.
  • [3] 张文燕.超以像外 得其圜中——黄健中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1,(0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