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ibulations of a Young Master
(1986)
吴贻弓谈中德合拍契机
本片改编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个中国绅士的磨难》,又经德方组织倡议,拍摄出来了这部合拍片。吴贻弓认为这次中德合拍的原因是:“这部影片的西德牵线人杜尼约克先生对中国很友好,他经常将中国电影介绍到西德去,这次他想帮助中国电影在更多的渠道中打进世界市场,于是就想将凡尔纳的这部小说进行改编,并指名要我执导,我认为这个机会不能放弃。”[1][1]
张建亚与上影厂“三创”集体
张建亚曾经在上影厂组织的“三创”集体中获益颇多,《少爷的磨难》就是这一集体的产物。曾经的上影厂厂长吴贻弓,他的电影理念非常超前,他提出要拍电影化的电影,要训练出一批有电影思维的导演。我们不能永远是改编小说、话剧和歌剧,要让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电影就是电影。被吴贻弓厂长提拔为第三创作室主任的张建亚非常怀念当年吴贻弓厂长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改革“创作集体”体制。
“创作集体”是导演中心制的保障,在那个以文学性见长的电影创作时期,吴贻弓厂长推行的电影化思维是至今为止规模化和制度化最大的导演中心制实践。在“创作集体”体制里,以导演和趣味相近的主创构成组合。导演从一开始就介入其中,当导演有一个电影念头产生后,可以立刻和文学编辑、美术、摄影和制片主任等沟通,及时将一个概念化的雏形具象化成可操作的标准。当时的上影厂有三个创作室,张建亚所在的“三创”创作最为活跃。“我们'三创’由三块构成,一块是'五花社’,桑弧、白沉、徐昌龄、谢晋。中生代一拨的是我、黄蜀芹、江海洋等。”比起另外两个创作室的创作者多为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张建亚所在的“三创”依据着导演中心制的思路,生机勃勃地开创着一个又一个的新视角和新道路。“最高产的一年,上影厂一年出品16部影片,就有11部出自'三创’”。张建亚至今依旧赞叹当年吴贻弓厂长关于电影本体论的远见卓识。1987年由吴贻弓掌舵,张建亚操刀的西德和中国合拍片《少爷的磨难》就是一次遵循电影创作规律,以电影本体思维去尝试的类型实践。影片公映后,观众立刻被电影里这种用极其认真做荒诞事的喜剧风格感染,该片成功成为当年上影厂的票房吸睛之作。[2][2]